- 察觉反应
多次,长期,有意识的练习,会让我发现,每当我要对大宝吼叫的时候,我的身体会做出与吼叫相对应的反应来。
比如心跳加快,呼吸变得急促,感觉血往上涌等。
当我的身体发出这些信号时,我就会提前察觉到,坏情绪正在控制着我。
从而采取暂停,转移注意力,寻求解决办法等方式改变吼叫的态度。
再遇到入睡难的问题,我会侧重于寻求解决办法。
睡前让大宝先喝水,上厕所,解决完自己的需求,再搂着他跟他聊天,给他讲故事,促进他的睡眠。
- 追踪原因
察觉之后,还需要深度追踪引发自己吼叫行为的内部触发器和外部触发器。
如果我头一天晚上没有休息好,精神状态不佳,我就很容易对大宝的不睡觉行为怒吼,这是内部触发器;
大宝到了规定时间不睡觉,下午玩耍时精力不济是外部触发器。
所以,追踪到引发自己吼叫行为的触发器,减少吼叫就会变得更加容易,随之而来的是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
- 修正行为
观察自己的想法,留意并分辨自己的情绪,然后追踪到行为的根源,最终修正自己的吼叫行为。
当我专注于解决问题之后,午睡不再是鸡飞狗跳的状态。
一到睡觉时间,大宝会主动提醒我:“妈妈,该睡觉了。”
躺在床上,这个可爱的小人会紧紧地搂着我的脖子撒娇:
“妈妈,我要你给我讲故事。”
有时候讲到一半时,他会凑过来,在我的脸上亲一下,外带一句:“妈妈,我爱你。”
减少吼叫,让我从一个暴躁的妈妈变成了平和的妈妈。
4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的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书中写道:
吼叫往往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只是通过威胁或者恐吓阻止某些行为,只是表达了你的负面情绪。
当我们慢慢地学会察觉情绪、接纳情绪、感知情绪、控制情绪时,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减少对孩子的吼叫。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父母不仅要提供养分,让他们长大成人,还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不吼不叫,和善友爱,就是你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作者简介:储念遥,做设计的文科全职宝妈,用读书和写作向俩宝诠释热爱生活,方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