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上海,今日顺昌路和自忠路的交叉口叫太平桥,现在的老上海人大概还记得这个地名。太平桥之所以如此出名,是因为这里有老上海名闻遐迩的小吃街,地处城中心的人口密集区,加之上海人对小吃的钟爱,慢慢地在太平桥的顺昌路口向北延伸,聚集了林林总总各种小吃摊达三四十家,可以说老上海的名老小吃应有尽有。
拐弯角的第一家摊贩是卖葱油饼的。摊主把用油擭面拌得油光锃亮,然后把搓成长条形的面团均匀地分成一个个大小一样的面块,用擀面棍碾成细长条,上面涂上油酥、细盐、新鲜现切的葱花,稍后从一头开始慢慢地把长条面团卷起来,卷得圈越多则做成的葱油饼同心圆就越多,咬到嘴里的口感就越香。面团卷好后,用带把的圆铁板一压就成了葱油饼的形状,把它放在铁锅上用油煎葱油饼,一边煎一边扑鼻诱人的香味就散发出来,四周食客的双眼紧盯着一只只铁锅上的葱油饼口水直往肚子里咽,没有办法只能干着急,因为煎好的葱油饼还要放在炉边烤一下才更香脆。
紧挨着的是油豆腐粉丝摊。它的南侧有一口很深的大铝桶,底下的火炉一直燃烧着,让桶里的水保持沸腾,客人要吃油豆腐粉丝汤,摊主便信手抓一把粉丝和四只油豆腐,放入网兜状的铁丝袋里。摊上有一个平台,两旁可坐上八个客人。喷香的粉丝煲加上辣味的刺激,不少食客拿着自备的手帕,不停地擦着汗及鼻子流出的清水涕,有的人为了过把瘾,还要上了两个百叶包肉糜做的双档,那滋味别提有多美了。
下一个是生煎馒头摊。一只桶炉上面放着一个平底铁锅,一边操作台上叠着6只长方形搪瓷盘,用来放置待煎的生煎馒头。两个师傅一个揉面、分面团、擀面皮,一个负责包馒头,配合默契。这个馅很讲究,必须用当天新鲜的猪腿肉绞成肉糜制成。据说还要加入一些肉皮冻才是这生煎馒头好吃的关键所在,因为肉皮冻加热后变成肉皮汁水,食客咬一口生煎馒头温热的鲜汁被吸到了嘴里,舌尖上有一种美滋滋的味道。通常食客是一碗油豆腐、一两生煎即一顿美味的早、晚餐了。生煎馒头煎得一层厚厚的金黄色底部,蘸上一点点醋,咬在嘴里特别香脆。
紧挨着生煎馒头摊的是卖面条的摊子,这家摊子以卖阳春面出名,最吸引人的是汤汁。摊头有一口大铁锅下面条,锅里的水始终是滚开滚开的,面条丢下去一会儿就煮熟了。另一口是六七十厘米深的铝制汤锅,锅内的汤从早上开市煮开后,一直处于温热状态。食客坐在摊桌两边吃阳春面,师傅抓一把,八九不离十,基本上就是二两,要大碗的就是三两。这是长年累月积累的基本功。面条煮熟后用一双又长又粗的筷子捞起面条,另一位师傅将已盛好适量骨头老汤的碗递上,煮面条师傅将面条送入汤碗,关键是他再把汤里的面条捞起来,由下向上左右摆动,最后在汤里的面条表面整齐排列成形,煞是好看,然后根据食客需要撒上少许葱花,葱花与浮在汤面上的油珠,绿黄相间特别养眼,端到食客面前,顿时让人眉开眼笑。那骨头汤在舌尖上滑动时,瞬间陶醉。
这些美食摊排列似乎浑然天成,不用安排不会重复同类靠拢。面条摊旁边是馄饨摊。上海人比较偏爱吃小馄饨,因为小馄饨以鲜肉为馅,特别鲜,配上一个菜包或肉包,一顿美味餐食十分惬意。大馄饨有三种,菜肉、素菜或虾肉。菜肉馄饨人们主要吃里面的菜馅加上点肉,味道鲜美荤素搭配。素菜馄饨是菜馅里和着豆*碎粒,有豆*特殊香味,还有股清香麻油味。虾肉馄饨主要是品尝虾仁的鲜味。
炒面摊靠着馄饨摊。炒面师傅在炒面时油料充足。那个年代人们肚里油水普遍较少,重油无疑是给人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师傅在平板铁锅上炒面时,故意让一部分面在灼热的锅面上多停留一会儿,这样就会形成一层略焦黄的面盔,增加炒面的香味和脆酥口感。很多食客都是先吃盆里的软炒面,把面盔放在最后吃,少倒点醋,其香其味在口中,越嚼越有味,不忍马上吞入腹中。金黄色的炒面加上些许青绿色鸡毛菜,色香味齐全了。
老太平桥小吃街的各种美味小吃还有粢饭糕、条头糕、双酿团、麻球,下酒用的白切羊肉、酱猪头肉摊等等,不一而足。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繁华热闹的小吃街已不复存在,可能连一些影像资料都没有。现今的新天地的太平湖,波光粼粼,鱼儿浅翔,它的原址,就是太平桥小吃街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