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公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0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6 23:07:12

需要分析填列的最基本的几项,包括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固定资产和财务费用等,调整的时候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现金流量表项目里,某个项目减掉一块,另一个项目必然加一块,否则,原先配平的表就会不平。此时仍需注意现金流量表自身的正负号,有时候现金流入项目加一块,现金流出项目也是加一块而不是减一块。

关于借贷方的分析填列,应交税费主要是根据明细项的账户性质,如进项销项、税费返还,正负号需要大家去琢磨了;应付职工薪酬则是跨项目,借方数列支付职工现金,贷方则是需减掉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此外还有代扣代缴个人的,也是这个原理;财务费用则只是借方数分明细了。主要就是这三种情况,其他项目根据需要若需再分,仍根据这个方法来,分得多细都不会糊涂。

校验项中,各分项借方数-各分项贷方数=±该科目账户净额数(±以该账户借贷性质为准),二者相减②应等于0,校验非常关键,等账目变动后发现①不等于0先看校验项,若某个项目的校验项②不为0,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找原因了。这种校验方法还能查错账,有几次配不平最后发现是核算做错了科目。

其实上面一些原理性的东西教材上都是讲过的,只是一笔带过,而且现在很少有手工编表,大部分都直接在电子表上点公式,使得这些带着朴素原则的古老方法接近失传。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公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0(9)

原则总结:

1、现金流量表是拆出来的,不是凑出来的。教材上的编制方法、网上流传的各种口诀、各种秒*,大部分都只针对后期调整项目的方法,而且是单向调整,缺乏整体概念,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就算把这些公式记住,实际应用的时候仍然力不从心, 因为这种调整属于开放式的调整,很容易遗漏,一旦有遗漏,不得不把之前做过的调整每条翻一遍,到最后基本上是“凑”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额,我的方法是封闭式的调整,没有遗漏,一开始是平的,一步步“拆”,到最后也是平的。因为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时候遵循了借贷相等的原则;

2、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对,这是一句无比正确的废话,但绝对是真理,既然你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根据这个原理来的,那由此二表衍生出来的现金流量表不遵循这个原则,绝对是走入歧途。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