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孙先生在做饭的是时候,手指不小心被海鱼扎了一下,没想到手臂忽然剧烈疼痛,还险些需要截肢。
半个月前,孙先生自己在家处理海鲜的时候,手指头不小心,被鱼刺扎破,出现了一个小伤口。起初,孙先生并没有在意,以为只是轻微的创伤,伤口处只有轻微的疼痛感和少量出血,伤口和平常的伤口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可是第二天,孙先生起床之后发现受伤手掌以及手臂出现胀痛,而且出现充血状态,甚至脸掌纹都无法看清楚,整个手臂和手掌的疼痛感不断加剧。家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带着孙先生去医院就医。
医生检查完之后告诉孙先生,孙先生感染了号称"海洋*手"的海洋创伤孤菌,表示受伤的手臂有可能面临着被截肢的危险。
此时,孙先生的受伤手臂已经出现的了明显的"骨筋膜室综合征", 肌肉和神经受压迫很快就会缺血坏死,只有紧急的切开减压才有保住患肢的希望。
经过 4 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孙先生的受伤手臂所有的筋膜间隙被打开,随着压力的释放,手指逐渐恢复了粉红。
医生表示,因为送医及时,孙先生手臂的肌肉和神经功能大部分得以保留。后期还需要治疗,病菌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以将伤残降到最低。
孙先生是幸运的,那么这个号称"海洋*手"的海洋创伤孤菌到底是个什么的厉害角色呢?
海洋创伤弧菌是海洋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的嗜盐性弧菌,它是全球重要的海洋致病细菌,与霍乱弧菌、肠炎弧菌并列为造成人类感染疾病之三大弧菌之一。
创伤弧菌对人类危害较大的一种细菌。创伤弧菌对人类引起的感染主要有败血症和软组织感染 ,感染本菌后不出现消化道症状为本菌区别于本属其它菌的一大特点。
由于本菌对于糖尿病、酒精性肝病、肝硬化、肝炎及原因不明的肝功能障碍或其他重病患者的危害相当严重 ,特别是败血症病例 ,死亡率可高达 5 0 %。
很早人们就发现 ,有人接触过海水或海产品后容易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败血症。创伤弧菌与副溶血弧菌很相似 ,常从海水、鱼类、贝壳类分离到。
由于感染途径不同 ,临床症状也有差别 ,经口感染的表现发热、畏寒、衰竭等败血症症状 ;
外伤感染的病例 ,首先在伤口周围出现红斑 ,继而表现急性炎症 ,皮肤病变明显 ,但没有呕吐、腹泻等副溶血弧菌的中毒症状。
扎伤、生吃海鲜易感染
创伤弧菌感染人体,途径一般有两种:
一是伤口感染。最常见的是渔民、牡蛎剥壳者等发生职业性创伤,伤口暴露于港湾水体;其次是水运事故中,伤者的伤口暴露在水体中;近年也多见市民处理海鲜时被扎伤、钳伤,从而被感染。比如一名珠海市民被濑尿虾扎伤手指,差点要截指。
二是因为生吃海鲜等食源性创伤弧菌感染。比如 2016 年 10 月底,广东一名男子因生食贝类出现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第三天入院治疗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肝病患者感染高危
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血色素沉着病及免疫缺陷者(由其他潜在疾病或药物治疗引起)的患者,是感染创伤弧菌后发生败血症的危险人群。
这些高危人群在摄入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后,可在 12 小时至 3 天内发病。约三成患者就医时出现休克,或入院后 12小时内出现低血压。
近八成的患者有特征性的大疱状皮损,患者经常出现血小板减少症,并常见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迹象。此外,超过一半的病人会死于原发性败血症;而在出现低血压的患者中,病死率超过 90%。
预防感染夺命"海里菌"有招
一、贝类等海鲜要煮熟方可进食。对于带壳的贝类:煮要待水沸至贝壳张开后 5 分钟;蒸要至贝壳张开后 9 分钟;不吃烹调中壳未开的贝类。对于不带壳的海鲜:煮要待水沸后 3 分钟;炒要至 190℃至少 10分钟。
二、处理海鲜时,要避免被生的海产品或海水污染。
三、海鲜食品烹调后及时食用,剩余部分密封冷藏。
四、肝病患者、免疫缺陷者及酗酒者勿生食贝类海鲜。
五、身体有伤口或者免疫力低下,避免下海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