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肩膀由肩胛骨、鸟喙骨以及肱骨(上臂)构成,肱骨则与尺骨和桡骨相连形成肘部。腕骨和掌骨形成了翅膀中“腕”和“掌”的部分,而指骨则互相融合成为一体。鸟类翅膀的骨头重量极轻,挥动翅膀时在自身重量上所作的功便相应减少了。
鸟的盆腔主要由三块骨头组成,分别是髂骨、坐骨 、耻骨,这三块骨头互相融合成开放性骨盆,明显演变为适合生蛋及孵化。在髋骨上有一对髋臼,下肢的第一块骨头股骨就与髋骨连接于此。
下肢的上段是股骨,在膝关节处与下方的胫跗骨相连,而胫跗骨的下端则于跗跖骨相连,趾骨则形成了爪。
鸟类的脚趾形状可分为:不等趾型、对趾型、异趾型、并趾型以及前趾型等。
下肢骨头是鸟类最重的骨头,可使得鸟类的中心下移,以利于飞行。
鸟类所有的骨头加起来,其重量约为体重的5%,重量轻有利于飞行。
肌肉系统
大多数鸟类拥有约175组不同的肌肉,当中大部分用于控制翅膀、皮肤以及腿部。
其中最大的是用于控制翅膀的胸大肌,在飞行鸟类中约占体重的15%至25%。在胸肌内部,有另一组称为喙上肌的肌肉。要能够飞行,则必须依赖这两组肌肉来挥动翅膀。其中喙上肌用于将翅膀升起,而胸大肌则用于将翅膀往下拍动。这两组肌肉加起来约占飞行鸟类体重的25%至35%。
鸟类皮肤上的肌肉则用于调整附着于其上的羽毛,以便帮助调整飞行姿态。
在躯干和尾部也有少量健壮且重要的肌肉,例如尾综骨上的肌肉可以控制尾部的姿态,这使得鸟类在飞行中能够迅速调整方向。
鸟类的头部
相对于体重,鸟类大脑所占的比重较大。这导致了鸟类拥有相对较高及复杂的智力水平。
鸟类的视觉非常敏锐,尤其是猛禽,可比人类锐利8倍。其视网膜上的视觉感受器密度为每平方毫米100万个,作为对比,人类则只有20万个。
此外,还有更多的视觉神经,其它动物不曾被发现的第二套眼部肌肉。甚至在某些种类下存在一称为中央窝的结构,以扩大该区域的视野。包括蜂鸟和信天翁科在内的许多鸟类,在每一只眼球内都具有两个中央窝。许多鸟类可以侦测出光的偏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