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钱多了也没地方花,就在南京闹市区建造巨宅。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王瑾奏请舍宅为寺,景泰皇帝一听龙颜大悦,亲赐御笔匾额“承恩禅寺”以示皇恩浩荡。顺便说一嘴,在明代宦官修建寺院的并非王瑾一个,明代宦官多崇信佛教,热衷于修建寺院,像王瑾这样生前择地建寺,以“祝延圣寿、祈福苍生”为名,得到皇帝赐额及护敕的做法,在明代南京地区的宦官中屡见不鲜。南京作为明代都城,自洪武至明末,大量的宦官葬于此地,而且宦官选择葬地,多在城南牛首山一,一般认为均以葬于牛首山的郑和墓为中心,呈拱卫状分布于城南丘陵山地间,宦官在选择坟茔所在,除考虑风水因素之外,还要在坟旁营建寺院、享祠。
承恩寺位居闹市区,规模宏伟,人烟辐辏,交通便利,其山门南北两面临大街,曾有庙产店铺七十余间,庙里把这些店铺出租或自己经营卖些庙里产品。当年大头菜属南京承恩寺的好,袁枚在随园食单小菜单记载:“大头菜出南京承恩寺,愈陈愈佳。入荤菜中,最能发鲜。”大头菜,名为芜菁,混名有芥疙瘩、玉根、水苏等。是原产于我国的特产菜之一。属十字花科。举国上下皆有种植,多用作腌制菜品,并且各地的腌制方法各有不同,其味道也差别很大,大头菜可做小菜,亦可在荤菜中配食,特别鲜香味美,愈陈品质愈佳,民间有个谜语“两口子一头睡,扳开屁儿闻盐味”,迷底就是大头菜,因为买它的时候需要把它从中间扳开,闻一闻腌的好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