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记五线谱调子,怎样记住大段五线谱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7 20:46:15

把唱名写出来就是简谱

就像前面红高粱的九儿简谱,两个简谱的调号不同,后面的写法就不一样,但实际上,音高是一致的,所以不必纠结固定唱名还是首调唱名,它们的固定音名都一样。

首调唱名的好处,就是一段旋律可以随意移调,只要标上不同的调号就行,因为首调唱名法记录的只是旋律本身,而且形成了自然调,没有那么多的升降符号,具体用什么调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决定。

所以自己演奏或者唱歌的时候,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或者乐器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调性,不必拘泥于原谱是什么调,也可以只学会一个调,就能拉很多其它调性的歌曲。

在专业乐团演奏大型作品的时候,因为要兼顾各种乐器的特点,那还是用五线谱和固定唱名法比较好,拿到总谱,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分谱与其它乐器的相互关系,更便于整体把握,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乐队,也都开始采用简谱和首调唱名法。

作为业余爱好者,能抽点时间演奏几首流行歌曲就很高兴了,对那些大型交响乐和协奏曲或许根本不感兴趣,也没那个时间和耐心,那就学一个调性就行,甚至有人买琴,就只为了一首歌,比如有人买二胡,就只为拉二泉映月,买个吉他,就只为弹献给爱丽丝……有人买了 钢琴,很多年就只弹一小段练习曲,其实根本不在意弹什么,只要有个悦耳的琴声,就很快乐,如果只是随便玩玩,甚至连乐理也不必费心,直接按照入门教程曲谱上标注的指法练习就行。

很多人拉琴音准不行,揉弦不行,但有了琴声,生活就有了乐趣,毕竟还有比音乐更多的事情要做。

怎么记五线谱调子,怎样记住大段五线谱(13)

关于音乐的节奏和速度

关于音乐的节拍和节奏,这个很好理解,网上有太多教程,就不多说了,这里提一下如何把握演奏速度。

乐谱上的节拍只是相对时值,比如四四拍,全音符唱四拍,二分音符唱两拍,四分音符唱一拍,但是一拍到底有多长?这要看谱上的规定,曲谱的标题下面,一般会标定每分钟的节拍数,这就是演奏的速度。

比如下面这段练习曲,演奏速度就是一分钟60拍,前面红高粱的九儿,也是这个速度,正好是一秒钟一拍,很好把握:

怎么记五线谱调子,怎样记住大段五线谱(14)

演奏速度60

又比如下面左手指月的简谱,调号下面,标注的是每分钟73拍,注意,五线谱也是这样标注速度的。

怎么记五线谱调子,怎样记住大段五线谱(15)

也有的会标注慢板,行板,快板等等,有一个约定俗成的速度,如果没有标注速度,或者是乐队合奏,那就看指挥,速度快慢,由指挥决定。

如果自娱自乐,那就随意了,可以按谱面规定,也可以跟着合奏录音,更可以自由发挥。

乐理和音乐的关系

其实开头已经说过,这里重新强调一下,就是因为很多人对乐理奉若神明,不敢越雷池一步,听别人演奏稍微有点偏差就无法容忍,严厉斥责,当然,如果是学生,那是一定要严格要求的,但是如果始终恪守规则,那也成不了大家。

好的老师会对学生严格要求,但是等学生毕业以后,肯定会告诉学生,你们现在可以自由发挥,争取演奏出自己的风格!

所以乐理是进入音乐的必经之路,但音乐又是优先于乐理的,有些时候可以不受乐理的束缚。

就像自己散步时随意唱歌一样,很多人完全不识谱,不懂乐理,照样能唱出很好听的歌,更有很多世代传唱的优秀民歌,传唱者可能根本不懂乐谱和乐理,因为在所有这些数字和规范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叫乐感,那才是音乐的灵魂,我们甚至可以随机唱出或者演奏出一段旋律,虽然没谱,但也可能是最动听的音乐。

同样的谱子,每个指挥或者演奏家,也都有自己独特的处理风格,这才有了不同的个性,否则直接电脑作曲并演奏好了,而电脑音乐虽然做了各种尝试,但那种机械呆板,始终无法代替真人演奏,也听过很多考级很高的朋友拉琴,音准节奏都没问题,几乎找不出毛病,但就是觉得差了点什么。

话题再回到开头,乐理不过是对音乐和声音的数字化规范,很多优美的原生态唱法,用我们这些音符去记录的时候,难免都有一些失真,一些自然界的声音,比如悦耳的流水声,鸟鸣声,虫鸣马嘶……还根本没法记谱,全靠演奏者根据各自乐器的特点去模拟,即使把声音分得更加细致,比如搞出24平均率,甚至48平均率,也远远不够,所以在当前乐理范畴内,曲谱所能表达的音乐还是很有限的,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些曲谱的基础上增加各种变化,比如各种变奏,各种加花和装饰音,自配和弦等等,或许会让旋律变得更生动有趣!

实际上,很多著名的歌唱家和演奏家,按照电脑的严格评分标准,在音准,节奏和调性上,分数并不高,就是因为他们有了更多的变化,没有墨守成规,听起来才更有灵气!

同样的曲子,每个歌手,每个演奏家,每个乐队,版本都不一样,能演出自己的华彩,那才是乐趣!

后记:

本文希望用最通俗的语言,让新手快速理解一些乐理上的难点,有了这些感性认识,再去进行专业训练,就简单多了,能节省大量时间。

内容有点多,写得也匆忙,其中难免各种疏漏和不专业,欢迎各位大师留言指导。

作者简介:

有幸参与多窗口写作软件快手师爷的代码设计,由此接触了众多知名作家和传媒作者,才发现其中藏龙卧虎,精英荟萃,音乐,骑行,自驾,户外……说不完的人间趣事,关注我,不寂寞!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