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⑴
汉家旌帜⑵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⑶。
注释
⑴塞上曲:唐代的《塞上曲》《塞下曲》,由汉乐府中《入塞曲》《出塞曲》演化而来,内容多写边塞战争。
⑵旌帜:旗帜。
⑶何须生入玉门关: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平定西域叛乱,封定远侯,居西域31年。后因年老,上书言“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这里反其意而用之。
简析
戴叔伦的《塞上曲》组诗共两首,这是第二首,表达了终身报国的豪情。
前两句描写大唐边塞兵强马壮,表达出对入侵者的蔑视和战斗豪情。后两句反用班超的典故,他觉得班超的爱国主义还不够彻底——如果真的够爱,就不该提出“生入玉门关”(活着进入玉门关),而是安心报国,纵使客死异乡,亦无怨无悔。
最豪放名句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约732-约789),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江苏常州金坛市)人,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博闻强记,聪慧过人,诸子百家过目不忘。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任期内政绩卓著。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