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最公平不过的,可唯独对“江南”它却有了几分偏心。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苏杭”,就是对江南风景的一种极度赞美。想到江南,人们就会忍不住想起这些字眼:小桥、流水、人家、青瓦、白墙、水阁、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烟雨朦胧……
从古至今,江南都是诗人们心中的仙境,美丽如画,如诗如梦。对于江南,他们从来不吝赞美之词。江南就像他们的一个精神家园,赋予了他们独特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那么,江南到底有多美呢?南朝诗人丘迟的一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就已然令人心醉。
可是,江南的美何止于此啊!不读诗词,你怎么能知道江南有多美?今天,就与大家分享一首冷门唐诗。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28字,却写尽了江南的温婉秀丽。它就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苏溪亭》。全诗如下: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戴叔伦,江苏常州人,是中唐时期的一位诗人,出生于一个隐士之家。其年少聪慧,博闻强识,“诸子百家过目不忘”。在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下,他本来也想做个隐士,终生隐逸。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其25岁时,为避永王兵乱,他和族人流落到了江西鄱阳。
身处异乡,上无片瓦遮身,下无寸土立身,戴叔伦只有放弃隐逸梦想,开始探寻仕途。后历任涪州督赋、抚州刺史、广西容州刺史。公元789年前后,57岁的诗人上表辞官归隐,在返乡途中客死四川清远峡。在唐代诗坛,戴叔伦的诗作虽不多,但佳作频出,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也有一些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
这首《苏溪亭》隽永醇厚,深婉柔美,是戴叔伦的一首经典代表作。其大约写于公元781年,即唐德宗建中二年的仲春。当时,诗人为求生计,由浙江东阳奔赴湖南曹王李皋幕府任职。在路过义乌的苏溪时,诗人面对江南温婉秀丽的晚春美景,一时兴起,写下了此诗。
诗作在描写江南晚春的景色中,融入了一股忧郁而沉重的心情,使整首诗迷漫着一种朦胧迷离的氛围。这与世人心中的江南气质是十分贴合的。首句写地点和节候,次句写人独依,三四句写春光将尽,燕子尚未归巢,烟雨笼罩下的沙洲上,杏花瘦寒。用语淡淡,情韵深深!
首句“苏溪亭上草漫漫”,开篇明义,质朴唯美:诗人站在苏溪亭中,一眼望去,野草漫漫,遍地青青,此时已到了暮春时节。春天将逝,最容易唤起异乡游子的离愁别绪。于是,顺其自然地,便有了下句“谁倚东风十二阑?”
“谁倚东风十二阑”采用设问形式,将倚阑人的形象淡淡脱出。东风吹拂,春日迟迟,一个身影斜倚阑干,他是谁呢?或许是诗人自己,或许是一个满怀思念与幽怨的妇人,或许是和诗人一样羁旅天涯的游子。他凝眸沉思,斜倚栏杆,心事满怀,定格成了一幅美丽的剪影。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多么美丽的诗句啊!倚阑人独立亭中,在迷离的春色里沉醉。此时,燕子还没归巢,而大好春光却即将消失。咪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寂寞的沙洲,料峭春风中,原本娇艳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的艳丽,显得凄楚无依,令人生怜。
“一切景语皆情语”,游子眼中之景是“燕子未归”,“一汀烟雨”,“杏花寒”,而心中之情却是:游子不归,红颜易老。“寥寥数语就将倚阑人的怅惘与哀愁形象而生动地刻画了出来。如此,无形之情便有形了。后世词人贺铸《青玉案》里的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或许就源于此吧!
现代社会,交通发达,人们可以一日千里万里,再也不会因距离遥远而无缘目睹江南之美了。可是,江南的美仅用眼睛来看,又哪里够了?在古典诗词里,江南的美和着文化的底蕴,将时光定格在了文字中,引人遐想。这是一种神思之美,可以掀开所有牵绊,构筑一个属于自己的梦中江南。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