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码齐全的老北京炸酱面,图片出自B站纪录片《一面之词》。
面,就是如此。它可以是朱门豪贵竞逐口腹之大欲,也自然能是庶民百姓寻常充肠之滋味。不就于贵,不嫌于贫,名士饕客可以作赋歌咏,贩夫走卒也可以呼噜呼噜吃完一碗炸酱面打个带蒜味的饱嗝,经宿不散。哪怕只是一碗街头随处可见的兰州拉面。
最早的兰州拉面,甚至连牛肉都没有一片,“贫者仅以面条置水中炊熟,临食加盐少许,佐以辛辣品而已。”
如今虽然加了牛肉,又换了大骨熬汤,但比起江南的精致面食,它却依然更具一种市井粗犷豪迈之气。
清淡的白汤和酱油勾勒的红汤,在这里只是扭扭捏捏的小家子气。唯有大海碗盛来的牛肉汤和羊肉汤才称得上豪爽痛快。对付一碗面,有时会感觉像是在与面条进行一场激烈的厮*,扯着脖子,红着眼睛,铆住手中的那只海碗,汗水如雨般滴滴答答淌进面汤里,给厚重的汤头又增加了几分汗水的酸咸。
但或许唯有如此,这碗面才真够味儿。
《拉面老生》,明子绘。
记者 李夏恩
编辑 王青 李阳
校对 翟永军 刘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