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体精美雕琢
早在明代,“吴桥古冢”也为元氏八景之一。明代人李永有诗咏此景:“远上吴桥一径通,亭亭孤冢挟长虹。青山背后遥排拱,流水门前近朝拥。往来络绎古今人,争讶泉台宛若新。长眠想是非凡辈,千载幽明护有神。”
桥头古冢是否为梁祝合葬墓?崔竹元说,墓碑据传为清代南佐文生王剑所为,但他认为,明崇祯版《元氏县志》是元氏县最早的县志,也是记载梁祝故事最早的史料。县志是很严肃的,当年的县志中载梁山伯墓为陵墓,而非传说,说明当年修志的时候在南佐村吴桥桥头确有实物。至于后来被说成“梁山伯祝英台之墓”,则有一定的虚构成分。
2014年,元氏县曾邀省内外非遗专家学者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座谈研讨。民间文学研究学者陈连山认为,明崇祯版《元氏县志》里的记载无疑是元氏产生“梁祝传说”最有利的史料证明。
封龙山
封龙书院
梁祝故事与封龙书院
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在封龙山一代广为流传。据传,梁山伯是南佐村人,祝英台是长村人,马文才是马岭村人。《元氏县志》里载:“吴桥古冢”在“南佐村西北隅,书院路所经由也”。这个书院就是封龙书院。南佐村距离封龙山上的封龙书院仅有数公里之遥。相传,梁山伯到封龙书院就读,长村的祝英台虽然是个漂亮女子,却性格泼辣。为了读书,祝英台男扮女装,偷偷跑到了封龙书院。不知祝英台女子身份的书院将梁祝二人分到了同班同室,二人同窗苦读,成了知己朋友。梁山伯慢慢知道了祝英台是个女子,二人心生爱慕,私定终身。祝家人发现祝英台在书院,强行将其拉回家中,许配给了马岭村的纨绔子弟马文才。
后来梁山伯因家贫辍学,知道祝英台许配马文才,相思过度,一病不起,竟不治身亡。家人将其葬在了吴桥之侧。祝英台知道后,痛不欲生,曾经绝食抗议。为了祭祀梁山伯,祝英台假意允婚,但是花轿需要经过吴桥,而且要允许她祭祀梁兄。大婚之日,花轿经过吴桥,祝英台在梁山伯的坟墓前哭得死去活来,最后一头撞死在墓碑上。祝英台死后,和梁山伯双双化成了比翼鸟……
南佐与封龙山一代的村民都相信梁祝的故事源于元氏,《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所作并流传后世。《辞海》(1999年版)中“白朴”辞条注:白朴,元戏曲作家。隩州(今陕西河曲)人,居真定(元代属中书省真定路路治今正定镇)真定路领9县1府5州,元氏在其范围内。白朴的青少年时代生活在真定,并曾到封龙书院拜李冶为师求学。据元氏民间传说,梁山伯为南佐人,祝英台是长村人,马文才是马岭人,都在元氏山区,并距封龙书院不远。当年白朴在书院读书求学期间,根据封龙书院和当地的传说创作出《祝英台死嫁梁山伯》
初建于宋初的河北西路首府真定府元氏县封龙书院至今仍然保留着一个据传为梁祝二人在一起时的读书洞。元氏有吴桥,吴桥旁有古冢,而且据县志记载为梁山伯之墓,附近又有封龙书院,曾经参加“梁祝传说”研讨会的专家认为,元氏“‘梁祝传说’基本能够和本地名胜古迹联系在一起,有充分的史料来源和民间资料。”
据《元氏县志》载,早在东汉时期,“龙山三老”之一的李躬就在封龙山下结庐收徒,形成书院的雏形;宋代,封龙山中有中溪书院、龙山书院和西溪书院三座书院,其中的西溪书院,“唐隐士姚敬栖遁之所”。宋代藏有九经,历史名画《清明上河图》上首位题跋作者张著于北宋末年曾任西溪书院山长(院长)。
元代封龙书院空前发展,进入鼎盛期。公元1251年,栾城籍著名数学家李冶(1192-1279年),结束了流亡生活,从山西东归,“买田封龙山下,学徒益众”。他潜心治学,诲人不倦。他在真定督学张德辉和著名学者元好问等人支持下,重修李昉讲堂,重振封龙书院。
崔竹元说,有史料表明,白朴为元好问义子,曾被元好问送到封龙书院师从李冶。在封龙书院,白朴创作了剧本《祝英台死嫁梁山伯》。
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
白朴写梁祝故事
白朴(1226-1306)原名恒,字仁甫。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迁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出生于金朝首都南京(今河南开封)。父亲白华,金贞祐三年(1215)进士,官至枢密院判官,是金朝著名文士。
白朴出身士大夫之家,他的父亲白华为金宣宗三年(1215年)进士,官至枢密院判;仲父白贲为金章宗泰和间进士,曾做过县令,叔父早卒,却有诗名。白家与元好问父子为世交,过从甚密。两家子弟,常以诗文相往来,私交甚好,白朴为元好问义子。元好问和真定督学张德辉,经常到封龙书院同李冶一起游山并讲学,被时人奉为"龙山三老"。白朴青少年时期曾师从李冶。
崔竹元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原本是白朴创作的元杂剧剧目之一。元代钟嗣成编著的《录鬼簿》一书中收集到白朴的杂剧共计十六种,其中一个剧目叫《祝英台死嫁梁山伯》,书中只录了剧目名称并没有剧本详情。当时封龙书院距离南佐非常近,梁祝凄美的爱情故事在当地广泛流传,白朴听到后,难免会心情激荡,很可能根据当地梁祝故事创作了《祝英台死嫁梁山伯》。
白朴创作《祝英台死嫁梁山伯》后,曾经在真定公演,但是并没有引起反响。中年时又将剧本带到南方,同时也将剧本带到了南方。在金陵公演。因各地均有书院,引起大江南北的广泛共鸣,后剧目改名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剧本被改编成了越剧、黄梅戏等,反倒引起了众多共鸣。在各地演出的数百年中,故事几经加工改编,形成了现在如此完美的剧情,被传播至全国乃至全世界,而梁祝故事的诞生地南佐和封龙书院却被人们淡忘了,甚至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
白朴走了,他创作的剧本流传了下来,但是人们更多的是关注这个爱情故事,对这个故事的作者却有些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