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天气,敢下水库捕鱼的,都是胆儿大的。”10月8日傍晚,大雾终日未散,密云水库湖面温度已接近零摄氏度,船只寥寥。岸上,穿棉袄的老渔民坐在马扎上聊天。
进入捕鱼季,渔民通宵捕捞是常事。一艘约八米长、一米半宽的小船,需要两个渔民共同操作,他们在茫茫水域上互相依靠。
1960年建成的密云水库,见证了至少三代渔民。60余年,关于打鱼的制度、工具等,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过,历代渔民都有同一个目标:捕到更大更多的鱼。
一家三代渔民
“做渔民多潇洒!我在水面上,来去自由。”10月8日下午,30岁的郭小超,面无惧色,站在大雾笼罩的船头上摇桨,岸上的人不时听见远处传来男子的吼叫声。
2011年,郭小超毫不犹豫选择成为家中的第三代渔民。爷爷郭德合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打鱼,直到60岁才舍得下船。父亲郭明立从1980年起做渔民,直到今年春天才退休。
9月24日下午,郭小超的渔船即将被拉去库区,他的父亲默默走回家。
郭德合是密云水库第一批渔民。他曾对儿孙讲起,上世纪60年代,村民捕鱼需要办理捕捞证,每年办理一次。身材强壮又能吃苦的人,才有希望做渔民。人口上千户的北白岩村,只有十来户渔民。
郭小超和父亲的身材轮廓很像,中等个子,肩膀宽厚、手臂粗壮。被长辈招呼帮忙扛渔具,几十斤的重物压在肩上,青春期的郭小超不会喊累。他知道,长大要成为渔民,就要吃得住苦。
9月15日,北白岩村,郭小超在家门口测试渔船的桅。
郭家的第一艘渔船,买自白洋淀地区,是一艘长六米的木船,船号被管理部门定为“042”。直到今天,郭小超的大铁船,仍在船身上挂着“042”的牌子。
“以前听父亲说,那些年正处于吃大锅饭时期,捕捞的鱼都是归国家的,个人不能吃。下午去水库撒网,第二天凌晨再去起网,一天能挣10个工分。当时一个壮劳力,一天最多就是10个工分。拿工分换粮食。”郭明立还有小时候的记忆。当时大人们从水库里捕捞出鱼后,便把船舱的鱼装上马车,赶到冷库里。一车拉不完,就折返再拉。
9月6日,北白岩村,村民在织渔网。
1980年,郭明立成了生产队的渔民。生产队为了打到更多鱼,采用拉网式打法,“比如生产队里选出12个人,就是6条船,把一块水域用网围起来”。
1984年,生产队解体,渔民可以自行支配自己捕捞的鱼。郭明立是村里的打鱼好手,有时在船上劳作一昼夜,能收获几万斤鱼。他用捕鱼挣到的钱,先后买了自行车、摩托车,可以到离家远些的市场卖鱼去了。
作为家中的第三代渔民,郭小超感觉自己很幸运。他记得长辈们有用旧网的习惯,一张网,要用两三年才舍得换。虽然现在网的质量变得更好了,但他每年就要换一次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