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东西直线有多少公里,河北东西南北多少公里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9 00:08:21

华北制药厂工作塔。 河北日报记者白云摄

两组厂房和“一五”记忆

在今天的石家庄和平东路,有这样两处具有明显苏式风格的工业建筑群。

它们以和平路为界,分为南北两处,风格相似又各有不同。路南的窗户全部为直角,路北的窗户为直角和圆拱形间或出现,但所有门窗洞口的尺寸比较大,明显有别于中式建筑。

这就是今天的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部及华药康欣有限公司。

“这两处厂房,是‘一五’期间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重点工程中的两项,都由苏联专家设计,带有鲜明的苏式风格和时代特色。”如今93岁的刘剑章,曾在华北制药厂筹备处秘书科工作。1955年华药落户石家庄时,正是他最早为苏联专家设计图纸收集了基础资料。

我们今天看到的和平路北侧的华药原淀粉厂厂房,中间圆拱形入口为5层,以此为中心,两侧缓慢降低至4层、3层。长达219米的淀粉厂车间,所有生产工艺在一个厂房内完成,这与路南一道工序一个厂房完全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呢?

“你看和这个字母像不像?”刘剑章颤抖着手在纸上写了一个“п”——这个俄文字母,读po音,像极了淀粉厂的建筑造型。“华药选址落户石家庄时,这里还是一片茂盛的庄稼地,石家庄市委的同志曾语重心长地跟我们说,东郊是一片机井地、高产田,你们要节约用地。”

原来,按п字形的厂房设计,初衷是节省土地资源。

“你知道拱门上的这些图案分别代表什么吗?”7月13日,带记者走到原淀粉厂门前,华药康欣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郄佳指指两道巨大的圆拱门。拱门上方,从下往上,分别是一串紫色葡萄、华北制药厂名、两片绿叶、镶满种子的时钟以及飞翔的和平鸽。

“葡萄代表着这里生产葡萄糖,种子代表玉米原料,和平鸽则代表苏联援建我国的友谊。”郄佳解释,这处厂房正是以玉米作原料,生产出淀粉、葡萄糖,供给一路之隔的抗生素厂。

事实上,以这两个项目为主体的华北制药厂,是以重工业为主的156项工程中为数不多的轻化工项目,也是当年举全国之力建设的、当时国内唯一的抗生素大厂。1958年,华北制药厂正式建成投产,彻底结束了中国对青霉素、链霉素进口的依赖,中国人从此用上了自产的抗生素。

以现代的建筑风格看,工业建筑大多只为满足生产所需,很少采用精致的修饰,但在淀粉厂的建筑外形中,这样的精致几乎随处可见。

“看中间和顶楼的腰线。”顺着郄佳所指,位于2—3楼中间一道贯穿的腰线切割整齐,和顶楼的腰线形成呼应。入口正门两侧的两道木门,门套采用了雕花汉白玉装饰,配合着整体灰白建筑,看起来庄重典雅,让冷峻的工业建筑带有艺术之感,也让人从细微之处体会到当年重点工程的建设标准之高。

但对更多老石家庄人来说,说到华药,尤其是淀粉厂,印象最深的可能还是它的玉米机械化仓库。

外观独特的玉米机械化仓库分两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工作塔和圆仓-星仓。其中,72米高的工作塔,在很长时间里,都是河北最高的构筑物。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华药商标,中间高高耸立的,就是工作塔。

“工作塔的建设过程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刘剑章回忆,在苏联专家指导下,采用了当时先进的升模建造工艺,用巨型钢制模板卡在工作塔上,建设一层,升高一层,“建设过程中,就有很多人好奇,这建成了得是个什么样。”

72米的工作塔,只相当于今天24层民居的高度,但在当年的城市建筑普遍只有一两层高的情况下,已是堪称“高耸入云”的城市地标。

在那个年代,年轻的工人们曾以在这座高塔里工作为荣。

“我当年在厂里负责升旗。每次爬到塔顶升旗时,总会忍不住朝远处看——向北能看到正定大佛寺,向西能看到鹿泉西山。”2021年5月19日,82岁的苏风臣站在工作塔旁边,不无怀念地讲述。他16岁考入华药,是工作塔里的第一代工人。

紧邻工作塔塔北的两条铁轨已经锈迹斑斑。苏风臣蹲下去,摸了摸这个铁家伙,“那时候,从各地运来的玉米,就从这里,一车皮一车皮通过塔底部的斗式提升机,完成仓储、称重、过筛、净化的过程,通过横跨空中的管道,进入南侧的淀粉厂车间。”

如果说工作塔的建造,难在高度,那么圆仓-星仓的建造,则难在精密。

单个圆仓和星仓最大容量分别是600吨和100吨,它们同时装满,可存放15600吨玉米。“建造前先在地下挖出一个十几米深的大坑,将木头一排排打下去,浇筑沥青,来增加地基的承重。”苏风臣回忆。

在河北境内,类似苏式风格的工业建筑,并非只华药一处。

“一五”期间,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工程,落地河北的还有石家庄热电厂、热河钒钛联合工厂、峰峰马头(中央)洗煤厂、峰峰通顺2号立井等。这些项目及其配套和相关工程,共同奠定了河北现代工业基础和产业支柱。而这些工业建筑典雅大方、厚重且不失精美的苏式设计风格及其先进的建筑工艺,对当年河北工业建筑的设计、建造无疑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2019年,华药淀粉厂和抗生素厂部分建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2021年7月,石家庄市政府明确,将深入挖掘其工业遗产资源和工业文化底蕴。

河北东西直线有多少公里,河北东西南北多少公里(5)

承德星空图书馆。 刘晓敏供图

民居建筑的演变

民用高层:城市“长个儿”记

建设单位:棉纺二厂

施工单位:河北四建

天津大学设计院设计

1991年建

这几行红色大字,喷涂在今天石家庄青园街谈南路交口的棉二社区1号楼楼体南侧,字迹已略有些褪色。

棉二1号楼,这栋Y字形高层民居,以及同一社区的15、33号楼,正是石家庄最早的高层民居。

“15、33号楼建于1984年,是16层高的板式结构;1号楼则是25层高的Y字形混凝土浇筑建筑。其中1号楼不论是高度、造型还是建造工艺,都要难于另两栋建筑。”原河北规划设计院院长邢天河说。

为什么石家庄最早的高层民居会出现在这里呢?

“当时厂里职工不断增加,原有的宿舍不能满足所需,土地资源也有限。”86岁的高秀兰回忆。退休前她曾担任石家庄第二棉纺织厂厂长。要在棉纺厂职工宿舍原址盖楼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只有盖高层建筑。

盖高层,首先要解决建筑设计问题。

“15、33号楼高层的图纸,是我们从北京一家企业买回来的。”高秀兰说,1983年,能设计高层住宅的单位凤毛麟角,这两栋楼复制了北京这家企业的职工宿舍。

到20世纪80年代末,棉二筹建1号楼时,决定面向全国征集设计方案。最终,在投标的多家单位中,天津大学设计院的Y字造型方案被选中。

2021年5月17日,1号楼9楼。

刚买了二手房的赵伟正在装修。装修师傅现场向他抱怨,仅仅是砸掉阳台和卧室之间的非承重墙墙垛,就耗费了一天多——怕赵伟不信,师傅特意用拳头使劲擂了擂墙,“听听,每一面墙都是实心的。”

高秀兰听说这个事儿后笑了。她回忆,1号楼底部有300多根承重水泥柱,每一根都有设定好的钢筋数,“设计方的工作人员特别认真负责,每天蹲在地基前,一根柱子一根柱子地数,差一点都要求工人返工。”

不仅如此,当时没有全自动的水泥搅拌机,水泥、沙子和水的配比,全部人工称重,“连搅拌用的水泥罐都要称。”高秀兰说。

几十年弹指而去,如今,百米高层住宅在任何城市都早已不再新鲜。但有一个城市的建筑“长个儿”,却仍然引人注意。

位于今天唐山市朝阳道和建设路交口的市供电公司住宅,是一栋18层高层民居,通高不过60米,看上去有些陈旧。

“这栋楼现在看着不突出,但这可是原唐山市规划局批准的第一栋高层住宅。”唐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机关党委副*钱振华介绍,这栋楼同样开工于1991年。

在唐山这片土地上盖起18层民居,意义重大。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强震,94%的民用建筑被震毁。

在重建过程中,建筑专家们首要考虑的问题是,房子怎么盖才能抗震。

专家们讨论之后,决定将唐山市的住宅建筑,按照地震安全评估结果和地震影响确定的地震烈度进行抗震设防。“根据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原则设计。”原河北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苏幼坡回忆。

1976—1986年,唐山重建的民居以5层条式楼为主,另有6层塔式楼和3-4层的条式楼,均按照抗震烈度Ⅷ设防。

正是因为唐山大地震,原建设部根据当时的建筑设计能力、施工水平,在全国首次发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此后的许多年里,出于抗震考虑,唐山市的民居建筑都不高。

这一设置却在1991年有了突破。

“20世纪90年代以前,建造的建筑都不高,住宅建筑更是如此,这在全国也很普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受到国家经济水平的限制,二是受到建筑抗震技术的制约。建筑所应用的结构体系也比较单一,当时房屋结构基本上都采用砌体结构,也就是过去通常说的砖混结构,很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体系。”河北建筑设计院总工习朝位解释。

“随着1989年国家颁布了1989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了以概率可靠度为基础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并于1990年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建筑抗震技术上升一个新台阶。”习朝位说。

“因计算机的普及、结构计算分析能力的增强,也为高层建筑设计奠定了基础。随着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建筑结构开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体系,使建筑结构体系更加多样,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等新型建材也有了快速发展和应用,大量高层建筑开始涌现。”习朝位说,“这不仅是唐山市,也是全国建筑能‘长个儿’的原因。”

时代在进步,建筑技术也在进步。

2009年1月获批的唐山君瑞国际花园小区,共32层,高97.9米。这是唐山市最早接近百米的住宅建筑。

除了市场需求,抗震技术的发展也为城市建筑“长个儿”提供了技术支撑。

2021年4月19日,唐山市新华西道,北方交通大学院内,原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苏幼坡蹲在负一层楼梯拐角位置,掀开墙角的遮挡物,露出一个直径40厘米的巨大胶垫。“这是地震后,唐山第一座采用了隔震技术的建筑。”

苏幼坡介绍,这种胶垫多为一层钢板一层胶垫,会安置多个在建筑基座上。当地震发生时,胶垫会像汽车减震弹簧一样吸收一部分地震的破坏力,胶垫具有的柔韧性也能允许建筑有一定幅度的晃动,从而减轻地震对建筑骨架和内部设施的破坏。

“随着建筑抗震新技术不断发展,消能减震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消能减震技术就是在结构中安装消能器(阻尼器),通过阻尼器的变形吸收和消耗地震能量,给结构提供附加阻尼,达到减小结构的振动反应,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习朝位说。

7月9日,石家庄建设大街,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科研生产作业楼,在套建改造时,就应用了消能减震技术。

走进大楼,在位于一层的中厅能看到所应用的巨大斜拉臂消能减震构件。

“消能减震技术应用于高层建筑会起到更好的减震效果,我们院已经设计了一批应用减震、隔震技术的建筑。”习朝位介绍。

“对于建筑抗震来说,建筑体型越规则,对建筑抗震越有利。这不仅要求建筑平面规则、对称、方正,建筑立面简单,并且在建筑竖向剖面上也不能有明显的不连续或者是突变。只有规则的建筑体型对建筑抗震才会更加有利。”习朝位说。

在建筑技术进步和建筑材料升级以及抗震技术提高的推动下,近百米住宅高层在唐山市不断拔地而起。1986年落成的30米高的唐山大地震纪念碑,曾一度巍峨地俯瞰整个城市,如今,被淹没在一片高层之中。

河北东西直线有多少公里,河北东西南北多少公里(6)

保定西大街。 河北日报资料片

传统民居:因地制宜的“万花筒”

在建筑领域,再也没有比民居更能反映当地自然地理特色和风土人情的不同。在我们身边,城市民居正在变得越来越像,但在乡间,很多民居仍保留着属于自己那片土地的特点。

2021年4月18日,周末,井陉县于家石头村。

游客们陆续在村头停下车,顺着一条凹凸不平的石子路走进村子。和别的景区不同,游客们来这里,不看山不看水,看的是一栋栋石头房子。

“于家石头村是太行山区民居风貌的典型代表。我省山地主要由太行和燕山两大山脉组成,近山民居也多采用‘靠山吃山’的民居建造手法。”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贾慧献说,具有相同特点的还有邢台英谈村,红色错落的民居也源自居民就地取材,采用当地石英砂岩建造房屋。

“类似的山区风貌民居,约占全省民居的35%。”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马锐介绍,这与河北倚太行、屏燕山不无关联。

2021年5月17日,邯郸串城街。

古街新貌,也保留着部分老民居特色。

“先看门檐,再看巷。”顺着邯郸规划设计院院长高瑞宏所指,串城街南段一栋古建本就高耸的门檐上,居然还设有一处一米多高的阁楼。“这是一处瞭敌塔,过去,因战争频繁,富户为保护财产安全,会安排专人在此处值守。”

位于串城街上,即便是曾留下蔺相如回车避让廉颇故事的回车巷,也没有想象中宽阔,尤其在两侧民居高大院墙的衬托下,更显逼仄。“河北早期民居带有很强的军事色彩。燕赵大地,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频繁,导致老百姓在建造民居时自带防御——高墙窄巷。”

以邢台、邯郸为主的冀南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这种气候特点,使民居结构必须关注如何抵御寒风。

“极具特色的冀南地区‘两甩袖’民居结构——平面布局呈‘凹’字形,左右对称两边出袖,两袖合围。‘袖’的布局非常适合当地的气候特点,能有效阻挡冬季西北风吹进正房。”高瑞宏介绍,除此之外,冀南民居正房和厢房之间有多个台阶构成的廊檐,既可以遮挡雨水,也可用作晾晒或休闲。

2021年5月21日,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副院长陈建伟拿出一摞卡片,上面是他们用半年多时间,选定冀东地区14个区县作样本绘就的精确民居样本。有趣的是,他们发现,冀东民居同样在和风做“斗争”。

“冀东民居正房正中习惯开一个后门,并在后门的西北位置盖一个用于遮挡西北风的拐角墙壁。冀东民居穿堂套院多,多为矩形,前院是猪圈等配套设施,中院是正房和东西厢房,后院是菜园和储藏间,一道穿越正中的屋门是冀东民宅的特色之一,这是为方便户主在几个院之间行走。”陈建伟总结。

穿堂套院的建造格局,有着浓烈的沿海特色:前后院的功能不同,穿堂还能形成良好通风效果——这并非冀东民居不需要保暖,而是在沿海潮湿的气候面前,通风和生活便利更被需要。

地缘因素的影响,也丰富了河北民居的多样性。

“冀中地区的民居多以合院为主,正房坐北朝南,一般三至五开间,中轴对称,窗户朝院内开不对院外。”贾慧献介绍,冀中民居南北长东西窄,这种合院结构受北京四合院影响较大。

同样的地域影响,在占比最小又靠近山西的冀北民居中,出现了兼具北方四合院,又带有山西民居特点的建筑。

“冀北地区气温低,为满足保温需求,民居大多选在向阳背风的缓坡地带,且修建得相对低矮。”邢天河介绍,一堂两屋的格局,有着相比其余地域更宽大的窗,这样的设计是为增加阳光照射的范围,提高室内温度。占据室内一半面积的土炕,也是同样的存在价值——取暖。

2021年7月14日,正定县周家庄村。

村民刘换肖热情地招呼客人在自家宽敞的客厅落座。这栋3间的民居有左右对称的卧室,洗衣间隐蔽在卧室后,东偏房是小厨房,入户门位于小院东南角,西南角是可冲厕所。

这是一栋当下常见结构的民居。

高瑞宏观察到,这种结构变化是由于近些年民居的设计越发侧重居住功能。

他回想起20世纪80年代为家人设计的一套民居——土炕位于正房东侧,西南角安置缝纫机,东北角是厨房。再往前推十年,缝纫机的位置是火炕。缝纫机和火炕能享受到突出位置,都是为了方便手工缝纫时对光线的需求——在那个年代,手工缝制还在生活中扮演重头戏。

到了21世纪初,太阳能、液化气普及,农村粮食存储空间也不需要那么大,其中一间储藏间改为室内厕所与洗澡间,基本达到城市生活的品质。

进入21世纪以后,民居的结构开始有了新的设计。

河北东西直线有多少公里,河北东西南北多少公里(7)

秦皇岛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 直向建筑事务所供图

新式民居:建造的点滴变迁

2021年4月9日,石家庄藁城区大同村。

村南一栋在建的二层民居正在上梁。

“左,再左,停,落,落,好。”石家庄轩立集成房屋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俊民用手势指挥着吊车,把一片欧松板嵌进一组钢架间完成了上梁,“装配式民居现场施工简单,工作都在前期。”

在视频中看到这样的盖房工艺,赵玉超看得发呆:“小时候盖房,上梁哪这么简单。”

赵玉超是辛集市南吕村村民,他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幅20世纪80年代的上梁示意图:房屋的南北跨度上的架构为梁,东西跨度上的为檩。梁和檩搭建好后,要铺一层苇箔上一层泥,“讲究的户主还会铺塑料布用于防水防潮,再用炉灰进行硬化,用以抵御雨水冲刷。”

“那时盖几间房,要用到土坯、苇箔、檩条、木梁、碎麦秆、黄泥、炉灰……”赵玉超扳着指头数。

当年用土坯做的墙,厚度可达75厘米,细密的泥浆和掺杂碎秸秆的土坯完全黏合,不透风不跑气,“土坯房看着土,住着很舒服,冬暖夏凉。”赵玉超描述中不无怀念。但随着抗震要求提高、建筑材料多元和施工工业化发展,土坯房逐渐退出了民居市场。

建材的变化,带来建筑工艺的不同。

辛集市南大过村昔日的建筑队工头刘二鹏感慨,曾经,他一瓦刀上的泥浆能刚好覆盖一整块砖。不借助任何水平工具,他砌出来的墙上,砖几乎总在同一水平面上。等墙体达到设定高度,只需要把定制的水泥预制板一块块排好,中间用水泥勾缝浇筑,房屋的主体结构就大功告成。

1987年,刘二鹏就是用这一工艺,盖起了南大过村的第一栋水泥预制板屋顶的新房。他也目睹了水泥替代泥浆,红砖取代土坯,预制板顶了檩条和梁。

但十余年后,这一建筑工艺,又过时了。

1998年,赵玉超转业回到南吕村,用当时流行的四梁八柱工艺,盖起了三间新房。

四梁指的是地梁、圈梁、过梁、挑梁,地梁加固的是地基,圈梁加固的是立面墙,过梁加固的是入户门,挑梁加固的是房檐。八柱是三间正房需要的立柱总数,同样采用水泥浇筑,二者的目的一致,那就是反复强化建筑强度。

建造工艺不断升级,但房屋构造大同小异。

“过去的民居没什么设计,只有正房偏房。基本立个框架,房子就盖好了。你去我们村看看,大半个村,可能家家结构一个样。”赵玉超所说的一个样,一般是厕所在大门的对角,厨房位于偏房,进门是客厅,两侧是卧室。

如今,“一个样”也在被打破。

2021年4月9日,石家庄轩立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陈俊民拖动鼠标,紧盯屏幕,眼前是一套民居的3D设计图,业主对卫生间和厨房的位置有一些特殊需求,这需要在加工建材前敲定方案。

“业主提出要求后,设计师会根据需求设计方案。小到窗户的尺寸、颜色,大到房屋结构、布局,完全做到按需定制。”陈俊民说,这些定制信息发送到车间的流水线,制作出带标号的零部件,再运到现场组装。

这在刘二鹏看来不可想象。

20世纪80年代末,他组建的建筑队,承揽十里八乡的民居建造工程,几乎一张图纸“盖”全乡。

偶尔有经济条件好的农户,提出外墙要用水刷石。还有的农户要求在大门外立墙上做一些几何图案,这是刘二鹏接触的最早的设计理念,也不过是加收几百元钱。

那是不是装配式民居的成本会特别高呢?

陈俊民笑着摇摇头:“一平方米装配式民居的建造成本只比传统建造工艺高出300元左右。但从隔热保温等性能来说,提高了很多。”

从砖混到装配式民居的变迁,其实是我国建筑领域逐步工业化的体现。

“装配式住宅建筑,一方面可以节约大量人力,这符合当下建筑工人逐渐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施工现场产生更少的建筑垃圾,加工过程都在工厂车间,施工过程污染也相应减少。同时,施工进度非常快。”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科研技术部部长付素娟介绍。

目前,石家庄主城区新建住宅小区有了装配式建筑40%占比的新要求,这一场建筑革命,从农村到城市,无一例外。

河北东西直线有多少公里,河北东西南北多少公里(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