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教属于道教吗,道教和太平道的关系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8 23:54:48

东汉后期,社会矛盾尖锐,《太平经》的思想能够得到普通百姓的接受。东汉末年,终于出现了有组织的教会,主要是五斗米教和太平教。汉顺帝时期,沛国人张陵在西蜀创立了五斗米教,以《道德经》为经典,这是道教创立的开端。太平教是巨鹿人张角创立的,以《太平经》为经典。东汉末年,瘟疫横行,而方术士本为巫医,具有较高的医学水平,因此能够为百姓治病,于是他们宣传的思想也很快地被普通百姓接受了。

在汉灵帝时期,太平教的教徒已经达到了数十万,分布在天下各州。184年,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发动了“黄巾起义”,该起义最终失败了,但是却使得汉朝名存实亡。黄巾起义后,“五斗米道”的教主张鲁占据汉中,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张鲁采取“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汉中经济有所恢复。215年,张鲁降曹,五斗米教也迅速向北方传播开去。在西晋统一后,五斗米教进一步传播到了全国。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发展

张鲁政权瓦解后,道教的内部也出现了分化。一部分道教徒仍采用首过、符水治病等方式来传播道教,这部分被称为“符水派”;另一派则用长生不老、炼丹术、房中术进行了传播,被称为“金丹派”。“符水派”的传播对象主要是下层百姓,而“金丹派”的传播对象主要是帝王将相等统治阶层。无论是哪个派别,他们采取的方式都十分落后,总体上还处于原始宗教,也就是巫术的阶段。

到了西晋时期,葛洪对道教进行了一定的改造,使得道教开始脱离原始宗教的状态,其代表作为《抱朴子》。葛洪源自于金丹派,他对符水派的“符水治病”进行了抨击。他为统治阶层辩护,并且继续宣传长生不老药。他还亲自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可见葛洪是为统治阶层说话的道教人物。

太平教属于道教吗,道教和太平道的关系(5)

葛洪对道教的贡献在于:吸收一些道教和玄学的理论来改造道教,将“道”“无”“玄”等引入道教理论;吸收儒学的仁政等观念,并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开始形成了道教的神仙体系。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寇谦之等人继续发展道教。陶弘景是丹阳秣陵人,曾隐居句容修道,创立了茅山宗。他曾遍历名山,著《真诰》和《真灵位业图》两书,成为了道教的重要经典。《真灵位业图》编订了道教的神仙谱系,并且以儒学的纲常伦理排列了七个等级,这标志着道教的神仙体系正式形成。陶弘景还吸收佛教的理论来完善道教,并开启了佛道融合发展的先河。

太平教属于道教吗,道教和太平道的关系(6)

寇谦之为北魏人,他“少修张鲁之术”,后来写下了《云中音通新科之诫》、《箓图真经》等典籍。寇谦之对道教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教会戒律方面。南北朝时期,佛教大规模流行,佛教的清规戒律对中原人的冲击很大。寇谦之于是学习佛教的教规来制定道教的教规,他说要“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练”。这就让道教逐渐脱离了巫术,从原始走向了成熟。

太平教属于道教吗,道教和太平道的关系(7)

不过道教在南北朝的发展却是比较曲折的。在南朝方面,道教的兴盛远不如佛教,在北朝也是如此。由于寇谦之的改造,道教在北魏时期开始得到统治者接受,北魏宰相崔浩尊寇谦之为师,而拓跋焘也崇敬道教,使得道教兴盛起来。北魏灭亡后,道教的发展也进入了艰难阶段。在北齐,于555年废除道教,“敕道士皆剃发为沙门……于是齐境皆无道士”。北周武帝灭佛时,也将道教一起灭了。直到580年杨坚执政,才重新恢复了道教。

推荐阅读

太平教属于道教吗,道教和太平道的关系(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