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道教主张什么,道教外应是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9 00:32:20

随之而来的,则是各位大名士的“养名”之路。彼此关系相近者,通常会“激扬文字”、“互相题扶”。就像小说《三国演义》中,孔融、祢衡与杨修三人,每天都互相吹捧,大吹法螺。

更严重的是,这种风气直接影响到了察举制的选拔。作为汉代最基本的选官制度之一,而察举制的一个流弊,便在于才子德行的好坏,直接受地方长官所累。

如此一来,州郡高族之间互相题扶,便成了常事。如此一来,寒门想要入仕,须得向地方长官表现忠诚,或以师徒相称,或是通过联姻。

反观士族子弟,却能轻松入仕。汉末时期的孔融、曹操、袁绍等人,皆是举孝廉出身。但问题是:这些士族子弟的“孝廉”之行,多是地方长官吹捧出来的“气球”,一捅就破。

太平道教主张什么,道教外应是什么(5)

02、朝政儒学化的利弊

最鲜明的例子,就是蜀汉后期出现的窘境。要知道,刘备与诸葛亮的选官原则,是与汉代选官一脉相承的。

简而言之,重名气而轻才学!

刘备入蜀之初,便招揽了两个“吉祥物”。一个是许靖,一个是马超,二者一文一武,其相同点在于:名气太大,但就是不给实权。

关于这一点,法正在劝谏刘备接纳许靖之初,便说得很清楚了:

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宜加敬重,以眩远近,追昔燕王之待郭隗。

太平道教主张什么,道教外应是什么(6)

这个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是后面的一以贯之,却将蜀国政坛拖入了泥沼。诸葛亮按德行、名气选拔出的人才,除蒋琬、费祎之外,如马谡、诸葛瞻、董阙、姜维等人,只是言过其实,不可堪当大用。

回过头来,再看曹操的三道“求贤令”,便知其眼光高绝。为吸纳寒门人才,曹操摒弃了他们出身、德行上的不足,这才造就了曹魏账下日后“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盛景。裴松之注引《魏书》评曰:

(曹操)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

话虽如此,这种“唯才是举”的选拔方式,并非是一劳永逸的。

太平道教主张什么,道教外应是什么(7)

在曹魏后期,一些隶属于曹魏嫡系的重要官员,竟然倒向以司马氏为首的士族集团,可见这些人的才能虽然过人,但品德却是无法保证的。相比之下,蜀国后期人才虽然凋零,但品行却是值得保证的。

至于主张投降的谯周等人,却是益州土著的话事人,他们迷信谶纬思想,常年被刘璋、刘备、诸葛亮打压,在邓艾灭蜀期间,这才得以抬头,要以劝降之功以证其名,端的是鼠辈人物。

不过,曹操的这种行为,却已经对传统的封建制度造成了巨大冲击。虽然曹操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从而建立起属于曹魏的阵营,但这种方式的确是给了儒学一个重大打击。

太平道教主张什么,道教外应是什么(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