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旋花科打碗花属,又名小旋花、面根藤、狗儿蔓、葍秧、斧子苗。多年生草质藤本,主根(一说根状茎,但未见分节)较粗长,横走;茎细弱,长0.5-2米,蔓生匍匐或攀援,基部常有分枝;叶互生,叶片三角状戟形或三角状卵形,长1-4厘米,宽2-3厘米,先端钝,基部心形,侧裂片展开,常再2裂;叶有长柄;花单生叶腋,花冠漏斗形(喇叭状),粉红色或白色,口近圆形微呈五角形,长2-3厘米,与同科其它常见种相比花较小,喉部近白色;花萼外有2片大苞片,卵圆形,萼片5,宿存;花蕾幼时完全包藏于内;蒴果卵圆形,光滑,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不结果,以根扩展繁殖;种子卵圆形,黑褐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常见于田野、路旁、溪边及草丛中,为田间、野地常见杂草;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国外分布于东非的埃塞俄比亚,亚洲南部、东部以至马来西亚。】
15、铁苋菜(tiě xiàn cài)
我们把铁苋菜叫做“(老)牛涎涎”(读作“(老)由斜斜”),即牛的口水的意思,起初,我猜这个名字的来源可能是因为牛很喜欢吃它,常常被馋得口水直流的缘故;但后来发现,牛并不怎么爱吃,那么,“牛涎涎”的得名也许就是因为牛在地里埋头干活时,嘴巴经常会碰到它,从而把口水流在了上面。铁苋菜在花生地里和烟地里较为常见。
【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inn.),大戟科铁苋菜属,又名血见愁、海蚌念珠、叶里藏珠。一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被柔毛,茎直立,多分枝;叶互生,卵状菱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8cm,宽1.5-3.5cm,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有疏毛或无毛,边缘有钝齿,叶脉基部3出;叶柄长;雄花序穗状,通常极短,着生在雌花序上部,雄花序花萼4裂,雌花序腋生,藏于对合的叶状苞片内,故名“海蚌含珠”,有叶状肾形苞片1-3,不分裂,合对如蚌;蒴果钝三棱形,淡褐色,有毛;种子黑色。花期5~7月,果期7~11月。生于山坡、草地、沟边、路旁及耕地;分布几乎遍于全国,长江流域尤多。】
16、萝藦(luó mó)
萝藦多生长在树林中,特别是灌木较多的地方,它的蔓会缠绕在旁边的枝条上。初生不久的萝藦能直立生长,随着茎蔓的伸长,它不得不匍匐下来,然后寻找可以依靠的支架。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大瓜蒌”,果实呈梭子状,又像小时候玩的“尜”,果皮像蛤蟆皮、苦瓜皮,成熟后干枯破裂,里面柔软的绒毛会带着种子随风飘飞,如蒲公英一般,是引火的好材料。成熟前,种子和绒毛一层层很规则地码在果芯上,种子在外,绒毛在内,看上去像穿山甲的鳞片。还有一种类似的“大瓜蒌”,叶子和果实都要小一号,而且果皮较为平滑,学名叫做鹅绒藤。与之相类的另一种“大瓜蒌”,叶子更小,而且很窄,茎蔓很细,果实也更小,整体颜色呈现暗沉的灰绿,叫雀瓢;不同于前面两种,这种小“大瓜蒌”湿嫩的绒毛是可以吃的。折断萝藦的茎、叶、果,都会有乳白色的液体析出,大多数的植物乳液是有毒的,萝藦也不例外,曾经有小伙伴用它涂抹伤口,结果导致伤口异常发痒。
萝 藦
鹅绒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