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15号潜艇
成功飞临瓦胡岛,战果却很可笑美军对日本的第二次偷袭行动,事前完全没有准备。其实早在战争爆发前,美军就通过破译密码,已经获悉日本海军以法国护卫舰浅滩作为潜艇补给据点。但美军情报部门却忽视了这个信息,即使发生了珍珠港事件,在几个月里也没能重视这个问题。
两架二式大艇从法国护卫舰浅滩起飞后,先后经过尼卡岛(东京时间16点57分)、尼豪岛(18点25分)、卡伊岛(19点35分),在东京时间21点(夏威夷时间凌晨1点)成功到达了瓦胡岛上空。
二式大艇
美国卡伊岛的雷达站在夏威夷时间22点44分就发现了日方飞机,但最初误认为是友机。为了慎重起见,美军仍然派出了“卡特琳娜”式水上飞机和P-40战斗机前往拦截,但由于夜间视觉不佳,在空中与日机错过。夜间23点18分,美国军方在瓦胡岛拉响了防空警报。第二次空袭珍珠港,此时正式宣告打响!
日本大型水上飞机万里奔袭珍珠港(由于绕道进行中继补给,往返距离超过一万公里),在技术操作上可谓是一次“壮举”,但现实却是骨感的。两架二式大艇趁着夜色,从4500米高度飞临瓦胡岛上空时,却发现岛上几乎完全被乌云覆盖。不过,日本飞行员还是勉强透过云层缝隙,确认了珍珠港和福特岛。
二式大艇内部
据日方飞行员回忆,刚飞临珍珠港的时候,岛上仍然亮着电灯,但是很快就全部熄灭,并开始向天空照射探照灯。黑夜和乌云,成为日军飞机最好的掩护,但也导致日本飞行员根本找不到轰炸目标。此时,两架日机的无线电联系也根本不靠谱(自机电磁干扰导致),所以只能分头胡乱地投下炸弹。
1号机投下了四枚250公斤炸弹,但落点远远偏离港口,只是在港口北边2公里的罗斯福中学门外300米处的山坡上炸出了几个直径6-9米的弹坑,让校舍的玻璃被震碎。2号机投掷的炸弹更是不见踪影,很可能都丢进了大海里。
事实上,日本海军为了“K作战”,还派遣了伊-23号潜艇抵近珍珠港,为二式大艇的轰炸进行引导。但是伊-23号抵达夏威夷后就失去了联系,直到战争结束也不知道沉在了何处。
二式大艇
毫无意义的空袭,被吹嘘为大胜两架二式大艇完成投弹任务后,直接向马绍尔岛返航。2号机在东京时间9点10分返回沃特杰环礁,1号机由于在法国护卫舰浅滩起飞时触礁,船底破损,所以返航地点选择了马绍尔群岛的贾卢伊特环礁。
二式大艇成功返航后,日本官方进行了大肆宣传,声称空袭取得“重大战果”,给美军造成“巨大损失”。然而,美国夏威夷方面却一脸懵逼,完全搞不清日军飞机到底干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