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容沽酒客今天狭隘一盘(次),写文化那么久,不敢以文化人自居,倒不是谦虚,而是知道自己的水平。特别是钟情于家乡民俗文化研究以后,才发觉虽然时代变迁会改变很多过往,但是流传和留存的确是一件矛盾的事情。很多东西仅凭喜欢是不够。你不去深入研究,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只在茶余饭后的闲聊,也就是谈资罢了。
今天泸州市区面积在扩大,但是泸州的自我意识在缩小,甚至泸州的属性特征在逐步被替代。这里沽酒客想要说的并不是泸州因此而应该一层不变,固执己见。而是像泸州这样一座城市,它能延续到今天并不是完全靠着现代化的进程,假如全国只有一种城市格调,如果地方特色终究要被抹去,那么泸州何必叫泸州,称李州,张洲,也就无所谓了。
一百多年前也就是1906年,维多利亚学院毕业的Charles Julius Pasmore Jolliffe与妻子Gertrude Bigelow结婚的当年11月到了中国,这一待就是三十多年, Jollliffes 本人作为牧师被派往泸州注意看这张图一百多年前的三道拐,外国人叫泸州拼写成luchou对你没看错泸凑或者泸抽到底是这个地方凑合还是欠抽呢?估计神父发州音困难,也难为他了。
开一个小玩笑,其实这只是当时那个威妥玛式拼音法所造成的。外国人发音不准情有可原,再说回来本乡本土。保留自我方言的问题。
沽酒客觉得矛盾在于,一部分人的认知上是有偏差的。我在我所有的视频里对泸州进行介绍都用的是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并且配字幕。为什么作为一个地方文化的创作者,我却不用地方语言进行表述呢?这也是一些泸州人看我视频爱提意见的缘故。
所谓原滋原味,它首先要有自信也要杜绝自负。在泸州的环境下用家乡话一点不奇怪,但是你走出去,如果全国有一种通用语言你不用,那么你要嘛胆怯要嘛自负。记得多年前沽酒客曾经帮忙地方某乡镇邀请了发达地区某大型投资人士来泸州洽谈,该人士是江浙人,普通话其实也不流利,但是因为走南闯北,他也知道沟通是第一道屏障,如果沟通不好,一切白搭,所以用普通话是再正常不过,对于外地人我始终觉得用普通话是一种尊重,不仅仅是尊重外人,也是尊重自己,因为今天我们要的不是炫耀,而是让人能接受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