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的原理动画演示,正常大脑核磁共振图像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9 22:12:20

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MR灌注成像原理及实践

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DSC) 灌注成像技术是磁共振灌注成像方法之一,用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能够为临床提供多种量化参数,有较高的临床和科研价值,本期我们为大家介绍相关内容。

磁共振的原理动画演示,正常大脑核磁共振图像(1)

背景知识

什么是灌注?

生理意义的灌注是指血液流过毛细血管床并进入组织间隙带来O2和营养物质运走CO2和乳酸等代谢产物的过程,包含了物理流动和物质交换两方面;影像学灌注关注于该物理流动过程,通过影像手段监测内/外源性示踪物质随血流的信号变化得到血流动力学参数,如流量(BF),容量(BV),时间(MTT),血管渗透性(PS)等。影像学灌注可以通过多种成像手段和方式来实现,我们将在后续的文章中给大家一一介绍。

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分类

1、对比剂增强灌注:

*DSC (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T2*-based acquisition

*DCE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

T1-based acquisition

2.非对比剂增强灌注:

*ASL (arterial spin labeling)

*IVIM-DWI ( 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DWI)

那我们来看看本期主题DSC的相关技术介绍

技术原理

DSC属于首过法灌注成像,静脉团注顺磁性对比剂,当血脑屏障完整时,首次通过脑组织的对比剂仅限于血管内而未向血管外间隙扩散,符合单室模型,限于血管内的顺磁性对比剂会在局部产生微观尺度上的磁敏感梯度,引起周围组织弛豫率增加,信号强度下降。快速成像技术GRE-EPI序列有足够高的时间分辨率来探测组织信号的快速变化,生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进一步通过信号强度、弛豫率及对比剂浓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得到时间-对比剂浓度曲线,即组织反应函数,用于去卷积计算。

磁共振的原理动画演示,正常大脑核磁共振图像(2)

上图左侧为快速动态扫描得到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信号强度。当对比剂通过脑组织,会缩短周围组织的T2*值,导致信号下降(即图示中快速下降的阶段),T2*值越短,信号越低,随后负性增强衰退,信号逐步恢复;经过图下数学公式的转换,就可以得到上图右侧脑组织的时间-对比剂浓度曲线。公式中C(t)为组织反应函数,即脑组织内时间-对比剂浓度曲线,k为常数,R2*是弛豫率,∆R2*是组织通过对比剂时弛豫率的变化,弛豫率的变化和信号强度之间的变化呈指数型关系。

磁共振的原理动画演示,正常大脑核磁共振图像(3)

上图去卷积公式中,C(t)为组织反应函数,AIF是动脉输入函数(通过颅内动脉绘制感兴趣区生成),R(t)是剩余函数(Residue function),CBF是脑血流量,其中CBF及R(t)为未知量,通过C(t)和AIF的去卷积得到。R(t)函数的积分即曲线下的面积代表对比剂通过组织的平均时间(MTT)。最后通过中央容积定律CBV = CBF*MTT,CBV也可以得到。

那么DSC为什么可以用于神经系统灌注扫描呢?主要是因为我们颅脑内存在一个特殊结构: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

血脑屏障:

•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渗透性屏障

•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中把细胞外液和循环血液分开

•是一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内皮细胞

物质不能从血流中排出 ;

O2 , CO2 和一些小分子可以通过

磁共振的原理动画演示,正常大脑核磁共振图像(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