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被告克里斯滕森(Brendt Christensen)也在五位辩护律师的陪同下抵达现场。
据《美国中文电视》称,这是克里斯滕森第一次以非囚服的形式露面。
当天他身着蓝色衬衫、卡其色长裤以及黑色皮鞋,神情镇定。
庭审过程中,还不时微笑,并与律师交小声交谈。
被告辩护律师进入法庭
当天上午,法官已向16名潜在的陪审团成员(11名女性,5名男性)介绍了案情,说明检方向被告提出一项“绑架致死罪”及两项“伪证罪”。
此外,法官还向陪审团成员提问,问题包括他们是否认识潜在的证人。
据当时的信息,潜在证人中,有88位来自检方,其中包括FBI探员以及章莹颖的家属。
另外还有53位来自辩方,包括克里斯滕森的前妻。
在法官向陪审团提问的过程中,有1人表示他是一名警察,曾和执法人员讨论过案情;另1名女士称她在联邦监狱工作,更倾向于检方的证词。
在是否死刑的问题上,已经有两人明确表示反对死刑;
另外有三位认可死刑,但不确定是否会做出死刑的决定;
还有2人认为终身监禁是比死刑更严重的惩罚。
当天,法庭已选出7名合格的陪审员,但也有6人明确表示因为时间问题无法担任该职。
现在,12名正式陪审员已经确认完毕,但12人中有几人会支持对嫌犯判处死刑还未可知。
(庭审阶段内容部分源自“侨报纽约”)
据章家律师王志东称,本案整个诉讼预计持续两个月的时间,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挑选陪审团(Jury Selection)
时长:两周左右
刚完成的陪审团遴选就是本案中的第一阶段,历经两周,检辩双方从476名候选人中选出了最终的12名正式陪审团成员和6名候补成员。
众所周知,在美国,是否定罪最终是由陪审团决定而非法官。
因此,章莹颖案检方提出的各种证据是否被陪审团采纳,影响着该案最后的判决。
陪审团一开始是随机选择,之后控辩双方会在法官的监督下向候选人提问,再根据职业、性别、年龄来判断是是否公正,否会同情被告,是否存在先入为主的态度。
所以,控辩双方无疑都会倾向于选择对自己更为有利的陪审团成员,但如果该成员不能公正并且以开明的态度听取双方证词,就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