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峥嵘,消防资源网创始人,消防大讲堂主讲人,从业消防25年,参与近千项目设计施工,解答消防疑问数万条,极为资深的实践经验,结合深厚理论基础,汇集金典,奉献大家!
石峥嵘:影响住宅建筑疏散距离的因素,主要有耐火等级和建筑类别,耐火等级越高,疏散距离越长,高层建筑严于单多层建筑。
一、基本要求:
住宅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包括危险区域(户内)的疏散距离和次危险区域(疏散走道)的疏散距离,危险区域的疏散距离是指户内任一点至疏散户门的直线距离(L1),次危险区域的疏散距离是指疏散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L2),其中L1处于危险区域,对应《建规》5.5.29第3款规定,L2处于次危险区域,对应《建规》表5.5.29的规定。(图示1)
(图示1)
示例:图示2中,户内为危险区域(浅黄色),户内任一点至疏散户门的直线距离为L1;疏散走道为次危险区域,疏散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为L2。
(图示2)
二、户内(危险区域)的疏散距离:
户内(危险区域)的疏散距离,是指户内任一点至疏散户门的直线距离。
户内任一点至疏散户门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建规》表5.5.29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即不应大于单向疏散走道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
注:住宅建筑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含户内),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25%。
三、疏散走道(次危险区域)的疏散距离:
疏散走道(次危险区域)的疏散距离,是指疏散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
住宅建筑疏散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建规》5.5.29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