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首要,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维持一种平衡状态,就像一张网,破掉一片,总要找方法,拉伸、织补、转移,去获得新的平衡点。
许多名人都曾有过艰苦自济的日子。莎士比亚,成名前替人看管马匹,在剧院中打杂;道尔顿,15岁离家自谋生路,给学校校长做助理12年,半工半读。他们付出劳动,让自己免于生存问题的困扰,进而更专注于对自我梦想的追求。
二、养生自保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熬过一切苦难的前提。
武则天之所以能称帝,首先是活到了80多岁,熬过了两代皇帝。五代时期梁灏,于82岁中状元,许多人佩服他坚毅求学,但必备条件是他比普通人更长寿。假设古代人平均寿命为60岁,那他们已经比平常人多奋斗了22年。
古人在追逐功名利禄的人生路上,总是容易忽视身体健康,所谓“文弱书生”,显然是缺乏运动锻炼的形象。然而很多课题的研究,往往需要倾尽半生积累。最遗憾是稍有眉目时,生命却宣布终止了。
再看古代西方艺术,不是埋头思考,便是肌肉线条,他们欣赏的智慧与体格,两者同等重要。这必须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毕竟当生命终止时,追梦的路也不得不戛然而止了。
三、著书自见为了对抗王安石的“新学”,苏轼兄弟二人分工合作,重注经典,自申其说。谪居黄州的日子里,苏轼就完成了《易传》九卷、《论语说》五卷的初稿。而著书立说背后的实质是,苏轼在加速提升自己的专业影响力。
通过对经典著作的注解和深入学习,苏轼已逐渐形成了一套更加完善系统的学术思想,此后,“蜀学”在宋代学术界中有了一席之地。贬谪异地,反倒成为“蜀学”崛起的机缘。
四、文学自适黄州时期的苏轼,除了学术研究外,也同时达到文学创作的一个高潮。人身的苦难成为一种命运的馈赠,他寄情于山水之间,思考着宇宙万物的希夷之理,写下许多意境深远的诗词。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杰出的感知力,是能让人超越外在物质生活的一种精神力,可让人在两个世界中自由穿梭,这一点,我们在经典的“三咏赤壁”中,亦可窥见一二。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梅兰竹菊可养性,琴棋书画皆陶情。无论何种方式,都有助于我们在不同环境中,获得内心的平衡。人生,闲愁最苦!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绝不至于岑寂,也绝不至于烦闷。
五、韬晦自存许多人都明白这一点,在危险的处境中,提高警惕,谨慎行事。苏东坡也不例外,经乌台诗案后,才高气盛的他,也不得不低头为自己的诗词做过辩解。黄州时期,为了避免再度被害,即使是谪居,他也小心防范,绝不让政敌再次有机可乘。
身处逆境并不可怕,回顾苏东坡的漫漫贬谪路,其实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做好三点:
保重自己、持续学习、调节心态。
世间有许多奥妙,人心有许多领悟,都非言语可以传达,在苏东坡谪居起伏的各种故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领悟。
人生要有苦难才完整,每个人都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低谷时期,身处逆境之时,不妨学学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