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河湟地区的中秋节,在青海日月山以东的西宁、海东等川水地区的汉族百姓的民间习惯之中,习惯叫做“八月十五”。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中秋之夜,民间有献月饼、献瓜果,赏月的习俗,大致和内地汉族相仿。
但由于气候、土壤、文化传承的不同,青海的中秋月饼却和传统意义上的月饼的形状、味道、做法不尽相同,是体现青海风味的一种食物和点心。除了青海,其它地区吃不到呐。
青海大月饼的做法可以大致归纳一下:用大蒸笼蒸,月饼中添加好看又好吃的香豆、红曲、姜黄等(香豆、红曲、姜黄是青海地区百姓做馍馍时添加的一种增香且好看的一种调味料,在青海地区很常见),面发酵后,揉好,用擀面杖擀开,上面涂上一层清油(菜籽油,青海地区俗称清油),撒上香豆、红曲等,用手弄匀,把面团卷起来,揉成圆块,又擀开,再上涂清油,加另一种香豆或红曲等调味料。就样三次、五次,把香豆、红曲、姜黄等逐层加进去,有时还加点红糖或白糖。月饼蒸好后,当你食用月饼时会看到十层八层的月饼层,既好看又好吃,特别是月饼上面的“花花”(花花一词是青海方言),形状特别好看,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可以说,青海大月饼是青海地区历史文化、民族习俗、农业种植等各种文化因素长期浸润和养成的产物,是青海河湟汉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深刻反应了青海地区汉族百姓立足本地实际情况,不断推动农业文明进步发展的精神特质。也承载了青海地区百姓独特而又深沉的故乡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