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但心里机制是占有和满足自己。母亲的行为动机在片头被导演隐藏,而且用剪辑留白故意误导了观众。当片尾谜底和真相揭晓时,我们才发现母亲不过是为了弥补自己母亲身份的缺失,想要扮演一位母亲,由此获得满足感的变态行为而已。
不能夸大说“母爱如病”,但过度的,自以为是的母爱确实是有“毒”的,就像那些麻痹Chloe双腿,损害其心肺,扰乱其生活的药丸一样,如慢性中毒一般毁掉了她的未来和人生。
细节与反转
近年来,优质的惊悚片的确稀缺,从文本叙事到悬疑氛围,做到标杆级别的当属乔丹·皮尔的《逃出绝命镇》(Get Out)。《逃跑》也在文本层次上尽量做到了细致。
比如片中多次出现了母亲在家中的小型温室种植蔬果的画面,从浇灌,采摘,到最后成为饭桌上的食料,被制作成养育她和女儿的菜肴。一系列画面拼接起来,其实隐喻了母亲与女儿的关系。女儿就是她温室里的“花朵”,看上去母亲努力细致地浇灌,付出颇多,但等待它们茁壮成长起来后,就会被制作成各类菜肴。
整个过程无疑被母亲所控制,温室花朵从成长到最后“死亡”都被定型,母亲付出后就会立刻得到回报。所以,就像女儿说的那样,“不是我需要你,而是你需要我”!
付出不一定伟大,有时候付出也是一种隐秘的控制,目的还是满足自我,弥补自己人格和人生上的缺陷。每天女儿入睡后,母亲就会去到她的独立办公室,一间女儿不方便下来的地下室。里面储存的照片和视频,被她反复观看。她一会儿露出满意的笑容,一会又出现焦虑和担忧。
那些女儿小时候的乖巧视频令她的母性得到满足,但同时,她担忧一天天成长起来的女儿会离她而去。这种矛盾引发了女儿与母亲关系最终的大反转。
即便女儿已经为人母,但被母亲养大的她,也遗传了这种控制欲。母亲的控制欲的表现是“付出”,而女儿则表现为“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