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徒怎样掌握手工揪面剂子,手工摘面剂子的技巧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08:30:15

01.老北京炒疙瘩的前世今生

学徒怎样掌握手工揪面剂子,手工摘面剂子的技巧(1)

老北京炒疙瘩的前世今生

【缘起.广福馆】民国初年,北京和平门外臧家桥附近的穆老太和她女儿母女俩开了个饭铺,取名“广福馆”由于本小利微,饭菜平常,生意很不景气。有一天,只和了十斤面,卖了一天,临到关门时还剩下了五、六斤。母女俩正发愁,忽然想起了一个主意。她放平案板,把剩余的饴烙面拿过来重新揉过,然后揪成比疙瘩骰子略大一点的小疙瘩,下到开水锅中煮熟,捞出后摊在阴凉处。当晚,母女俩就用这些熟面疙瘩加了些青菜炒着吃,没想到口味特别好。她们边吃边商量,决定在原经营品种的基础上再添上这道新的面食,起名叫“炒疙瘩”。制作过程中煮炒兼用。炒疙瘩颜色焦黄,配上绿叶鲜菜,黄绿相间。吃起来又绵软又有劲,越嚼越香。炒疙瘩问世以后,最初来吃的大多是劳动人民。后来由于越做越好,越卖越有名,许多社会名流也慕名而来,一尝为快。从此,各种风味的炒疙瘩成了“广福馆”的特色。为北京传统小吃增添了新的花样,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兴盛.恩元居.揪着吃的炒疙瘩】恩元居创始人马东峰1904年生于河北省河间县城关镇红庙前街,1922年把家里的二亩地变卖当成盘缠,徒步从河间一路来到北京,经人介绍到西城西绒线胡同学徒,满徒后用自己攒的钱在前门外开了一个小粮店维持生计,出售一些五谷杂粮,后来在“广福馆”学习炒疙瘩(用黄酱炒),由于广福馆穆家无人继业,1929年在马东峰在粮店原址开了饭馆,就是现在的“恩元居”。炒疙瘩也在创新的基础上保存了下来,流传至今。经过改进用酱油炒,品种增加了虾仁、三鲜、苜蓿、鸡丁等各种口味。并分四季加入不同的佐料如:蒜苗、青豆、芽豆、黄瓜、红萝卜、青蒜等菜蔬,炒出的疙瘩口感清爽,可口香而不腻、深受广大食客欢迎。同时增加了各种炒菜,如河间爆肉、焦炒咯吱、糖醋里脊、滑熘鸡片、醋熘肉片等时令菜肴。由于炒疙瘩在色香味方面独树一帜,又是主副食合一,价格便宜,成为了当时老北京闻名遐迩的一道传统风味小吃。一些社会名流慕名而至、趋之若鹜。

1933年由兄弟马东海经营“恩元居”,在原址东边大李纱帽胡同开了一个分店,开始分东、西《恩元居》,俗称“东柜、西柜”,经营同一品种,到1956年公私合营为集体企业,当时的“恩元居”隶属于宣武区饮食服务公司,马家人经营的“恩元居”饭庄改造成为北京市恩元居餐厅。2001年,餐厅法定代表人郑先生向工商局申请注册“北京前门恩元居餐厅”,根据改制政策,原企业职工重新收购企业股份,2005年,由于前门一带进行商业改造,北京恩元居餐厅停业。直到2013年,找到合适地点恩元居餐厅才重新开张,店门口前门元恩居,店内醒目位置高挂已停放不用多时的“恩元居”牌匾;墙上醒目位置还悬挂“恩元居”的简介和传承。

现在位于西城区仁民路11号的前门恩元居炒疙瘩,应该是北京清真炒疙瘩传承店,味道当然很正宗,疙瘩是师傅一个一个揪出来的,劲道!另一方面,在谈到马家老北京炒疙瘩的历史,据现年七十多岁的马振国(马东峰之子)回忆:“原来没有炒疙瘩,吃的都是炒饸饹”,“我父亲民国初年从河间来北京在杂货店里做学徒。当时穷苦人家吃不饱饭,炒饸饹这种面食,制作简单价格不贵,还能填饱肚子,深受百姓喜爱。”马振国说还:1929年,马东峰变卖河间祖产,在北京留守卫胡同(现在叫朱家胡同)创立了恩元居。改切面片为手工揪面,这才有了炒疙瘩。炒疙瘩最重要的就是手工揪面疙瘩,手工揪出来的才筋道。经过了4年经营,马东峰又在原址东边购置了前门大李纱帽胡同的房产,开了第二家店。马振国说,父亲对炒疙瘩几经改良,疙瘩由刀切改为手揪,炒制由用黄酱改为酱油,并分四季加入不同的佐料和菜码。“那时候,北京最繁华热闹的街巷就是我们家那一带。我小时候,经常营业到深夜12点。蹬三轮车的、拉排子车的还有京剧名伶,晚上干完活唱完戏都来店里吃一碗。十余张饭桌,来吃炒疙瘩的人经常排队到胡同口”,“店里有仨灶台、3位大厨,还有7名伙计,但总忙不过来,我们经常到后厨帮工揪面疙瘩”。马老还回忆称:“国营企业接手恩元居不久,马家伙计和炒疙瘩的师傅就都走了。2006年筹备九门小吃时,爆肚冯的冯伯对我说,老手艺不能丢,应该传承下去”马振国称,经过冯伯多次劝说,他们马家同意入伙九门小吃重开恩元居。

学徒怎样掌握手工揪面剂子,手工摘面剂子的技巧(2)

揪着吃的炒疙瘩

学徒怎样掌握手工揪面剂子,手工摘面剂子的技巧(3)

马家现场制作炒疙瘩,工艺独树一帜,揪面成小面疙瘩

学徒怎样掌握手工揪面剂子,手工摘面剂子的技巧(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