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摄过程中,游本昌一直非常重视细节。让人们看到了济公大闹丞相府,为民诉苦的画面,济公掌管天下恩怨的性格更加深入人心。
后来就有了济公偷馒头的图。他以为自己是吃白食的,姬宫是无赖。而且这种偷可能会带坏孩子。
于是他拿了馒头后,设计了一个魔术夹,当着摊贩的面把铜板吹了。犬儒主义和坚持原则的形象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塑造出来的。除了忠于剧情,他在拍摄过程中也非常敬业。作为主角,他从来没有享受过特殊待遇,反而吃了很多苦。那时候他每天拍摄前都要构思研究剧本,拍摄后还要总结反思,努力提高。一天中真正的休息时间只有4、5个小时。对于很多拍摄细节,他从来不含糊。比如有一个被板子打的场景,前后拍了12次。他不知道被打了多少次。
连男主角都心疼,却随口要求继续。虽然戴了护具,拍完还是站不起来。
“酒肉经肠,佛在心中。”剧中济公经常喝酒吃肉,但是当人们羡慕游本昌可以公费吃喝的时候,他就没那么享受了。
拍摄《济公》的时候,是一个炎热的夏日。他前一天买的肘子第二天基本就臭了。
但是当导演指示他吃肘子的时候,他不管不顾地嚼了起来,看起来很好吃。直到导演给卡打电话,他才终于忍不住吐了出来。来这张图被写进了北电的教材,鼓励下一代演员。为了拍一部电影,参与《半条命》的游本昌没有得到多少报酬。当时他一集拿了120元,最后一集导演给了他1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