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已经拍了八集,他只拿了1000多块钱。
该剧播出后,迅速传遍全国。当时搓泥救人成了很多孩子模仿的绝招。
助人为乐惩恶扬善的性格也深深影响了一代人。
然而,大火之后,游本昌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守约,而是逐渐变得沉默寡言。为什么?
四
当时,游本昌凭借该剧获得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这部作品也引起了观众的热潮。
由于济公这个片子,一位华侨说:“我太感激你了。我儿子以前只学英语。自从看了你的表演,他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
听到这些话,他震惊了。他没想到一部小小的电视剧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从那以后,他对剧本的选择变得更加严谨。
也正是因为这种严格,他几乎没有戏可拍。人们只觉得他挑剔固执。
而那些被他拒绝的剧本,无一例外都成了无名剧。
在他心里戏分为三类:“一个是营养,对人有好处;一个是烧开水,只是为了解渴;一种是毒药,有害无益。”
他曾说:“我永远不会拍对人有害的作品。只要我对得起观众,我就拍。”
不挣钱、坚持原则的他无疑得罪了很多人。从那以后,几乎没有人要求他演戏。
1991年,当他的事业蒸蒸日上时,他的妻子杨被诊断出患有癌症。为了照顾妻子,他毅然退出演艺圈,放弃了自己热爱的事业。
他说:“我会好好照顾她,不然我会后悔的。”在他的照顾下,妻子康复了!
游本昌的妻子非常好的一个人,不管他们是富有还是贫穷,他的妻子总是和他在一起。他们结婚的时候,几乎一无所有。
但杨还是坚持要嫁给他,只是因为他对她说:
“我给你我吃的东西。我不会说话,也不懂浪漫,但我会尽力给你最好的。”
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游本昌从未让她失望。他们对彼此的奉献支撑了这个小家庭。
老婆的病情刚刚好转,游本昌的女儿吵着要退学。
他试图劝阻,但没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最后,他尊重了女儿的选择。现在孩子大了,是个作家。
在解决了妻子和孩子的问题后,游本昌终于可以重返舞台了。但是,他复出后的路依然很艰难。
五
1994年,游本昌放弃了许多他不喜欢的电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他以自己的方式实践艺术。
2002年,出于对哑剧的热爱,他投资拍摄了《哑笑先生》,但没有电视台愿意买。哑剧早就过时了,现在欣赏的人也不多,所以这次他几乎一无所获。后来又拍了一部电影《失乐园》,还是没有市场,身上也没剩多少钱。
他说,“演员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谋生,而是要留下印记。”而这个痕迹,当然不是金钱和名利,而是留给后人的精神食粮。
他认为:“如果钱可以用来实现一个人的人生理想,那就很值得。”他花掉了所有积蓄,最后80岁时,游本昌卖掉了他唯一的房子,成立了一个话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