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是指的什么地方,津沽是哪里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14:50:40

第二次鸦片战争大沽口战争场景。来源/网络

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染指中华,派遣两万余仞海陆夹攻大沽口。这一次,意大利裔英国人费利斯·比托作为记者随军前来,他的镜头正好记录下那场激烈厮*。炮火中,是被摧毁的炮台工事;台基上,是官兵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为国捐躯。

沽是指的什么地方,津沽是哪里(9)

费利斯·比托镜头下的炮台。来源/网络

列强的狠戾一遍遍烧过大沽炮台,大沽炮台却被多次整修,长年巍立。1901年,《辛丑条约》出世,大沽炮台被迫拆毁,中国军民却从未倒下,在津沽的见证下,继续怒视着侵略者的恶行,以血肉之躯书写着顽强与抵抗。

这一次,故事发生在与大沽隔河相望的塘沽。

1933年,日军兵分三路进犯热河,不久后热河被占,东北全境沦陷。日寇继续深入,向北平伸出魔爪。5月下旬,平津、华北告急,南京政府与日本关东军进行塘沽会谈,代表熊斌在日方不容一字修改的提案上签字,史称《塘沽协定》。根据协定,南京政府彻底放弃抵抗,长城以北的地区被纳入伪满洲国统治,日寇铁蹄彻底践踏我国北方。

沽是指的什么地方,津沽是哪里(10)

塘沽协定划界示意图。来源/《日本侵华图志》

协约一签,丧权辱国,也为奋勇抵抗的中国军民带来“灭顶之灾”。

东北义勇军便是其中一支。这是自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和部分爱国官兵共同组织起来的抗日武装力量,人数最多时达到50万人,活动遍及东北全境,誓死同日寇周旋博弈,不计牺牲,“其唯一的目的是要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打出中国去。”

《塘沽协定》签订后,南京政府放弃抵抗,东北义勇军被迫接受改编。协定中的野蛮规定,更让日军找到了绞*东北义勇军的“最好借口”。此后一段时间里,义勇军受到敌寇追捕,惨遭屠戮,日军发动 “下五家子惨案”等一起起毁灭性屠*,试图捏碎中国军民一切抵抗可能。

一批批勇士牺牲在敌寇的刺刀下,中国军民却从没有低下头颅。

《塘沽协定》商定之际,5月,冯玉祥、吉鸿昌等爱国将领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掀起新一轮民众抗日斗争。部分从东北和热河败退的义勇军毅然转入察境,继续武装抗日。

沽是指的什么地方,津沽是哪里(11)

沽是指的什么地方,津沽是哪里(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