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满配放映“3D 4K 120帧”的电影院,全球屈指可数。
在我所在的城市青岛,最高级的放映配置是“3D 60帧”,而这种放映设备也不是每个影院都有的。
所以,即使李安把“3D 4K 120帧”宣传得再高深莫测,绝大多数观众也是没办法体会到技术革新带来的视觉冲击,更多的观众还是看着最基础的24帧。
这个时候,宣传噱头失去了吸引力,能留下观众的只有故事本身了。
上面谈到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设备为难,另一个原因是钱包为难。
我们先来算个账:普通的电影票30元左右,3D热映的电影也不过50元,IMAX则需要80元左右。
而“3D 60帧”需要60元左右,“3D 4K 120帧”更是高达300元。
高昂的票价对于普通电影爱好者来说,显然十分不友好。
当把精力都放在了技术革新上,故事显然会受到影响,而决定点映口碑的却是那些绝大多数,只能看到低配版本的观众。
口碑会影响高配票的销售,从而会产生一种奇怪的恶性循环。
李安的理想是丰满的,但是因为放映设施的普遍落后,以及观众对于票价的权衡,才导致了现在“电影越高级,观众却越不买账”的奇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