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精神主要内容,张家港精神十六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21:37:51

“最江苏”导读

40年来,“穷沙洲”上长出来的“张家港精神”,不仅抢出了经济发展亮眼“成绩单”、创出了文明建设“大满贯”,还正在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张家港精神:小城蝶变的力量

夜幕降临,永联村金手指广场上,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在这里跳舞、散步。走进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的永联村,这里小桥流水,青砖黛瓦,处处精雕细琢,犹如一幅江南水墨画。

很难想象,在长江滩涂围垦建立的永联村,曾是张家港最小、最穷的“角落”。上世纪80年代,永联村以工业化为牵引,通过发展钢铁产业提振经济,带动城镇化建设。目前,该村综合经济实力跨入全国行政村三甲行列。

永联村是张家港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40年来,张家港GDP总量由1978年的3.2亿元增至2017年的2606亿元,年均增速高达18.7%,综合实力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前三甲,获得20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从长江边上的一块“边角料”成长为“明星城市”。

40年前,这座小城曾是苏南最贫穷的角落,但它快速奔跑,发展步伐协调均衡。用张家港人的话说,这一切都来自改革开放铸就的十六字“张家港精神”——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

抢出“张家港速度”

张家港精神主要内容,张家港精神十六字(1)

张家港市,原名沙洲,1962年建县,1986年9月撤县建市。由常熟和江阴10多个偏远乡镇组成的沙洲县,长期在苏南地区经济垫底。

苏州作家何建明在纪实报告《我的天堂》中这样写道:“当时我们沙洲建县之初,县委向上面写了一份报告,那里面有一句话我至今仍记得:我们一无所有。”

从“一无所有”到“明星城市”,几十年间,张家港蝶变新生。

1992年1月,56岁的秦振华接任张家港市委*。受到*同志南方谈话的启发,秦振华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大发展机遇”,上任后的第一次市委常委会议,他就响亮喊出“工业经济超常熟,外贸超吴江,城市建设超昆山,各项工作争第一”。

“三超一争”口号一喊出,当时就有人觉得秦振华“闯祸”了。“我把官帽子一直拎在手上,奋不顾身向前冲,带领市委工作班子和全市人民,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全市上下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弘扬创业者,支持改革者,鞭挞空谈者,惩治腐败者,大胆激励开拓者。”秦振华说。

1992年,国家要在江苏建一个内河港型保税区。“我们能做的就是‘先下手为强’。”秦振华说,江苏省有此想法的不止张家港,而且南京港、镇江港、南通港的条件都比张家港好。

很快,张家港召开了4000人的动员大会,为争取保税区资格“铆足了劲”。在3个月内完成区内1284户拆迁,6个月完成区内“五通一平”,9个月保税区封关运行……这些数字创造了让人惊叹的“张家港速度”。

“市场经济不让人,不争不抢是庸人,错过时机是罪人。”秦振华说,在拼抢保税区建设的同时,张家港全力实施港口工业城市发展战略,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抢”抓张杨公路、沿江公路建设,“抢”信息,“抢”项目。

韩国浦项、德国毛纱、法国毛条、美国陶氏、雪佛龙等120多个大项目纷至沓来,一批世界500强和跨国大公司落户张家港。同时,张家港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沙钢、澳洋、骏马等60多家集团企业茁壮成长,如今已成为张家港的支柱企业。

“抢”建起全国第一家内河港型保税区;修通全国县级市第一条高等级公路“张杨公路”;建起全国第一条“城市步行街”……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这座江南小城一旦看准机遇和时机,就大胆干、大胆抢,“抢”来了28个“全国第一”,实现了从落后追赶到加速领跑,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创出文明“大满贯”

张家港精神主要内容,张家港精神十六字(2)

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也不能落下。如今,张家港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文明镇、全国文明村、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学校、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道德模范奖,实现了文明建设“大满贯”。

行走在张家港市沙洲中路步行街上,街区落地灯箱,展示着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事迹;商场外张贴着信用星级和微信号,手机扫一扫,商家诚信度一目了然;步行街头的“诚信驿站”里,志愿者们正在组织义卖。

这条24年前建成的全国县级市第一条步行街,折射着张家港人淬炼文明素养的历程。

张家港市文化中心展示馆内,一幅图片尤为引人关注:20世纪90年代,秦振华带领大伙儿上街拍苍蝇、扫马路、拆除露天茅坑,靠着80多万把笤帚,“扫”出了一个国家卫生城市。

1995年10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张家港召开,向全国推广“一把手抓两手、两手抓两手硬”的张家港经验。随之,“张家港精神”闻名全国,成为江苏改革开放的“三大法宝”之一。

多年来,张家港形成一个惯例,市委*同时兼任市文明委主任。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从抓卫生环境,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从城乡一体文明创建,再到提升城市品质、培育创建文明品牌;市委*更换多任,但“一棒接着一棒传,一任接着一任抓”的传统从未改变。

临近年底,永联村经济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格外忙碌,一年一度的“文明家庭奖”评比正在进行。从2004年设立开始,永联村将环境卫生、家庭和睦、邻里关系、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文明行为纳入考核评比,每年拿出1000万元给予奖励。

永联村经济合作社党总支*蒋志兵介绍,对每个家庭进行考核,得到满分的,每人奖励1000元;有不良行为的要扣分,扣1分年底各项奖金补贴就向下浮动1%。扣分采取村民联动,村民小组被扣分,每个村民也要被扣分。

“邻居间一旦有矛盾,大家都会及时劝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永联村村民季洪明看来,“文明家庭奖”评比机制的“率先”和“示范”作用正日益凸显。

在持续多年的文明创建中,张家港交出了一张张令人满意的“惠民答卷”:全市建立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加上社区阅读服务站、24小时图书馆驿站、最美阅读空间、森林书屋、图书漂流亭,实现了知识分享、书香传递;网格化、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打造“15分钟文化服务圈”,将“最后一公里”转化成了“零距离”;暨阳湖、梁丰湖、沙洲湖等城市“绿肺”,彰显着独特的生态魅力……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正值张家港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揭牌,首批29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出炉,张家港正在用一套精妙的“组合拳”,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准发力。

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张家港精神主要内容,张家港精神十六字(3)

文明,是张家港的气质。绿色,则正在成为这座城市的特质。

40多年来,沙钢集团从一个作坊式的小轧钢厂,蝶变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世界500强企业,而如今的沙钢正在寻求高质量发展的新蝶变。

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说,注重环保节能一直是沙钢的传统。2008年至今,沙钢的环保投入总计有100多亿元。但随着群众对环境生态需求的提升和国家环保标准的提高,原有工艺设备需重新设计,以满足超低排放的要求。

2018年10月,沙钢集团总投资85亿元启动环保技改项目。这一系列项目计划2020年12月完工,建成后将极大地提高沙钢集团整体环保水平,满足最新环保要求。这是张家港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气魄最大、决心最大的环保技改项目。

工业兴则百业兴,工业强则百姓富。在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中,张家港抓住机遇,大办乡镇企业、以港兴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涌现了沙钢集团、澳洋集团、东渡纺织、华昌化工等本土企业,探索了具有张家港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长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也给环境带来压力。近年来,张家港对一切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铁腕治污、铁拳执法。十多年间,张家港先后否决各类污染项目600多个,关停“两高一低”企业500多家;将占地约3.2平方公里、拥有37家化工企业、年纳税额近3亿元的东沙化工园整体关停。通过治污减排、生态建设等多项努力,张家港环境质量整体改善。2016年获评全国首批、江苏唯一的“生态文明奖”,2017年获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除了坚守绿色发展理念,让新技术、新兴产业为产业转型注入“活水”,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张家港精神”的激励下,张家港人牢牢把准市场发展脉搏,以智能化、信息化引领工业转型升级,叩开了质效更好、动力更强的新型工业化的大门。

党的十八大以来,张家港“腾笼换鸟”的土地面积达到2.9万多亩,其中70%以上用于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兴产业累计实现产值1112.24亿元,占规上产值比重47.8%。

一系列新项目、新产业的落地开花,正在改写张家港产业结构偏重、资源空间收窄的传统格局。

2018年8月,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市政府在南京签署新能源汽车项目合作协议,联合宝马公司打造汽车新品牌“宝马光束”,项目投资总额51亿元;10月,康得马可波罗航空复合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奠基仪式举行,该项目总投资300亿元,将为中国“大飞机战略”形成重要战略支撑……

“‘张家港精神’之所以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张家港市委*沈国芳说,在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个时间节点,张家港市正走在“张家港精神”再出发、再突破、再引领新的发展之路上,努力打造港城经济升级版、港城功能升级版、港城生态升级版、港城生活升级版、港城治理升级版,奋力谱写新时代张家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陈燕)

资料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