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大夫相当于现代什么官,秦国官位编制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22:10:27

在地方,宋朝的官职分管十分细化,体系复杂交错,十分冗余,不仅设置有路、道、府州、县四种层级,每个层级还分化成不同的分管区域,相互牵制:

(1)路,诸路各设转运司、提刑司、提举常平司、提举学事司、经略安抚司,各司官称为之“监司”。他们负责的漕运、刑狱寺法、转运、贷放、学堂教育等条目之多、分管之细即使现在看来也颇费脑筋。

(2)知府、知州,即州府的负责人,而首都开封的称为开封府尹(正三品),州长官(判xx执事、知xx 州)、刺史等;

(3)知县,宋代县一级的官员也是名称一大堆,各种知事、知军事、赤县、望县、紧县等等,简直让人头痛。

元代基本延续了宋朝的官僚体制,只是在此基础上作了一定的扩充,比如三省上有三公,还有御史台、枢密院(掌管军事)、大宗正府、宣政院(负责释教僧徒及吐蕃)、储政院(负责太子的一切)等,在地方上,元朝施行了行中书省的概念,其职位在路府之上,并在地方设置宣慰司掌管军民职务,设元帅府等军事职位,总之,元朝在原来宋的基础上去掉一些太细的分工,增加了军事统治和宗教管理的机构。

秦国大夫相当于现代什么官,秦国官位编制(9)

六、明清(1368年-1912年)

明清同样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基本官僚体制,但是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权利越来越向皇权中心靠拢。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出身穷苦的他对官员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即使到了明朝后期,官员的公开俸禄也是有史以来最低的,首先是围绕皇家的一些职位,且无人数限制:

(1)宗人府,掌管皇室九族的宗族名册,皇室的婚丧嫁娶、出生、封号、嗣职袭位等都归他管。长官就是宗人令、左宗正、右宗正、左宗人、右宗人等,都是正一品,可见地位不一般。

(2)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三职的统称,就是做了巨大贡献,相当于半个皇亲国戚的职位,都是正一品,比如洪武时期的李善长、常遇春、徐达都在此列。

(3)三孤,即少师、少傅、少保的统称,同三公一样负责协助皇帝处理重要国事政务,职位很高,但是一直以来很少有人授于,直到宣德、正统年间才有实质授于,后逐渐沦为虚职。

(4)东宫辅臣,主要是负责太子分一些配置管制,比如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等等同等设置。

(5)詹事府、太医院,詹事府主要负责皇帝和太子的内务,太医院顾名思义就是给皇帝宗室看病的医疗机构。

然后是中央政权的官僚体系,其主要还是以三省六部制为主,但是三省中,中书省首领直接统领六部,同时设置左右丞相,胡惟庸案后,又将中书省的权利分散到六部,只保留了中书舍人。

明成祖时开始施行内阁咨询制度,到明宣宗后,内阁权利逐步增大,参与政治的力度也越来愈大。这其中原因就是,通常内阁的大学士都是皇帝的老师担任,他们曾任太子太师太傅和中央核心岗位,在皇权延续的过程中和皇帝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比如杨士奇张居正等,于是从一大批文人内阁开始,他们的决策就逐渐代替了三省及丞相的决策,慢慢成为明朝的权力核心。

秦国大夫相当于现代什么官,秦国官位编制(10)

除此之外,随着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明清政府机构也有了新的变化,国家机器也越来越强大,比如:

(1)五寺:大理寺(相当于最该法院,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三法司)、太常寺(掌管礼乐的最高机关)、光禄寺(掌管祭祀、朝会、宴会的机构)、太仆寺(掌控皇家车马,属于兵部)、鸿胪寺(掌控朝会礼节的机构,清朝废除),

(2)都察院:其功能就是宋朝的御史台。

(3)通政司:负责奏章和臣民密封申诉,就是宋代的通进银台司(后改承进司)。

(4)翰林院:说白了就是皇室的供奉机构,陪皇帝玩的机构,这和唐代有了很大的不同。

(5)国子监:这个相当于国家最高学府,而且掌控全国教育,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不为过。

(6)给事中:就是朝廷安插在六部的检查官员,是独立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

(7)钦天监:责任就是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各代都有,在那个封建迷信的年代,这是必须的。

(8)兵马司:负责城池周边的兵马军事职位。

(9)顺天府:顺天府主要是首都的最高行政执法机关,像迎春、进春、祭先农之神,奉天子耕猎、监临乡试、供应考试用具等都由它来管理。

秦国大夫相当于现代什么官,秦国官位编制(11)

当然明清还有很多其他的中央官职位,尤其是明朝的东西厂、锦衣卫,很多人不知道是个什么机构,属于谁管理呢?

其实锦衣卫是朱元璋的护卫队,而朱元璋为了监察百官就跨级直接让其下属机构“镇抚司”去侦查办案,这严重打乱了国家日常管理,但在封建社会官员们也无可奈何。

而东西厂纯粹是明成祖时期成立的特务机关,也就是为了管理镇压那些不听话的官员而设置的,通常由宦官太监掌管,也是直接向皇帝负责,说白了就是用来驯服百官的刽子手。

清朝体制基本和明朝一致,不同的就是皇权统治更加集中,雍正之后的军机处更是将这一点推向最高峰,军机处完全取代了之前的丞相、首辅的流程和形式,就是说不走流程了,我们几个人说了算。所谓军机大臣无非就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商议紧急事宜的近臣,其结构基本上就是随叫随到的权利小黑屋,无疑是军机处是清朝后期的权利中枢。

在地方上,明清在知府上设置了提督、总督的官职,而这些官员基本上都是封疆大吏,我们熟知的曾国藩、李鸿章皆在此列,他们全面掌握了地方的军政大权,而这些封疆大吏通常都是皇帝的左膀右臂,权威之重不虚中央要员。其他官吏基本和明朝一致,无非是明目和名称的区别。清朝在地方增设道台等掌管具体事务的专职,他们的职位在总督和知府之间,比如粮道、盐道等。

秦国大夫相当于现代什么官,秦国官位编制(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