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曾海银带着外地朋友到汕头体验潮汕特色美食,“朋友就说那个牛丸很好吃,在外面吃不到,这个就给了我灵感。”曾海银想,牛肉丸在潮汕地区就是街边小吃,满大街都是,但广州没有,带到广州去卖岂不是更好?
在做生意上,曾海银绝对是一个行动派。就在那个夏天,他在潮汕人聚集的天平架租下一间60平方米的店面,取名海记汕头牛肉店。凭借正宗的潮汕口味,海记慢慢树立起良好的口碑,成为当时羊城最出名的牛肉店之一。
“当时店面的投入15万左右,一个冬天就收回成本了。我每天睡在收银台下面,日营业额从一两千元暴增为一两万元,你说心情能不好吗?”人生触底反弹给了曾海银巨大的冲击,好在他并没有被冲昏头脑。
“赚了钱的第一反应就是开店,要继续开店。”第二年开始,曾海银相继在粤垦、体育西、车陂等地开了分店。随着门店的增加,管理问题成了曾海银面临的首要难题。
02
完善管理体系,乘势升级品牌
在曾海银的商业逻辑中,有能力的时候,就要尽可能去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有的企业选择先做强再做大,我认为这个比较难,我们的计划是先做大再做强。”
2011年,海银海记在广州已经有6家分店。“之前我们都是单店模式开店,没有公司统一管理,每家店都要自己亲自巡视,很辛苦,也不利于长期的发展。”
为了解决管理难题,曾海银开始接触管理课程,同年就创办了海记餐饮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建立了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
➤ 抓准时机,升级品牌
管理公司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修炼内功,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曾海银遇到了“坑”。
“海记做了十年,生意一直很好,别人看你做得那么好,就想不劳而获,直接复制一个。”被模仿和复制大概是每一个餐饮品牌做大过程中的必经之扰。一开始曾海银并不在意,“别人模仿你说明你做得好嘛,当时还挺开心。”但让曾海银无法忍受的是,有模仿者甚至拿海记的招牌无节制地做加盟赚钱,对海记的品牌价值损耗极大。
当时恰逢海记升级调整的阶段,消费市场处也在急剧变化之中,曾海银果断决定抓住这个时机为品牌改名,“我用我自己的名字做招牌,总没有人能模仿了吧?”2013年,海记正式更名海银海记,同时定位为潮汕牛肉火锅创导者,做正宗的潮汕牛肉火锅,拥抱年轻的消费者。
曾海银办公室有一面中国地图墙,在全国每有一家海银海记的火锅店诞生,他都会在地图相应位置扎上一面小旗子。如今,这面地图墙已经有一大半被海银海记的小旗子所占据。
“过去3年,我们开出了将近100家火锅店,明年海银海记还要去山西、云南、贵州……”曾海银说,海银海记做大做强的宏伟蓝图正在实现。
03
跨区域运营的商业模式
2015年-2016年是潮汕牛肉火锅潮起潮落的两年。如同坐过山车一般,潮汕牛肉火锅的势头极速冲到顶点又迅速衰落底层,海银海记在这过程中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生意反而比以前更好,曾海银强调,这就是品牌的价值。
从2015年开始,海银海记加快了全国市场布局的步伐,通过直营 加盟的模式扩展。然而,跨区域快速发展对团队的管控能力要求非常高,如何保证消费者到海银海记吃到的都是最正宗的潮汕牛肉火锅?如何让加盟店和直营门店步伐一致?
➤ 1、店到哪,牛到哪
对于潮汕牛肉火锅而言,跨区域运营的最大问题在于口味的调和,是迎合当地消费者口味做改良,还是坚持本味,做正宗的潮汕牛肉火锅?海银海记选择后者。
在牛肉原材料领域,为了保证绝对新鲜,在开店之前,海银海记会派专门的团队先去当地物色品质最好的黄牛资源。
“我们的要求就是,店到哪,牛到哪。必须要找到适合的牛,我们才会去拓店。”曾海银表示,用好品质的牛是做潮汕牛肉火锅的根本,坚持对原料的把控,才能保持品牌的价值。
同时,海银海记今年推出了第二品牌——恭牛府,这是首个专做牛系列烧烤的品牌,不仅有各种牛肉烤串,还有年轻人热衷的牛杂、牛腩煲等。“首先这个品牌可以和海银海记匹配,扩大整条牛的利用率,保证食材不浪费;同时也是我们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研发的全新潮牌,价位更低,形式也会更轻松、更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