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坟为什么送寒衣,新坟送寒衣好不好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5 02:43:56


今北京一带,人们大多在十月初一日前,去纸店买冥衣铺糊烧活的彩色(粉红色、黄色等)蜡花纸,印上不同颜色(粉红色纸印白色图案,白色纸印青莲色图案,黄色纸印红色图案)的牡丹、菊花、蝴蝶等图案。可以将其剪成衣裤状,也可以不剪,装在包有纸钱、冥钞的包裹里。祭奠时,焚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次序,行四叩首礼。祭毕,将包裹或送到坟地,或在门口焚烧掉。


今山西南部地区,在用五色纸裁制的寒衣中,要夹裹一些棉花。当地人认为,只有这样,逝者穿着才会暖和;山西北部地区,不仅要用五色纸做成衣、帽、鞋、被,还要用纸制作一套房舍,与纸衣一并焚烧给逝者。晋中平遥、临县等地,是在凌晨时焚烧寒衣。同时,妇女们要在门外放声大哭。当地人曾写诗描绘这一场景说:“粘纸成衣费剪裁,凌晨烧去化灰埃。御寒泉台果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


今河南洛阳一带,有“十月一,油唧唧”的民谚。这天,家家户户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饺子,作为祭祖的祭品,祭品以油腻为佳;洛阳市区、偃师等县,人们不在坟上,而是在家门口及十字路口焚烧寒衣。具体做法是:傍晚,人们抓把土灰,在自家门前撒一个灰圈;然后在圈内,焚香上供,燃烧纸衣、纸锭,祭奠先人。洛阳一带方言叫做“十月一儿,烧寒衣儿”。也有人在离家不远的十字路口焚烧些纸衣、纸锭,为“游魂路鬼”送寒衣,贿赂他们不为祸祟,且能与自家的亡人和平共处。为所谓孤魂野鬼烧寒衣的风俗,在今山东中部地区,也比较流行。洛阳新安县一带,则流行新婚女子,十月初一去为丈夫家去世不久的老人坟上添土;若在家庙中祭祖,还要请乐队奏乐助兴等节俗。


今山东西南部地区,寒衣节除要为逝者准备寒衣外,还要以逝者生前喜爱的戏曲或神话故事为题材,制作纸扎,与寒衣一并焚烧给逝者,供其在阴间娱乐。


有些地方,不仅流传十月初一为逝者送寒衣过冬的风俗,即便健在的人,也要做一些象征过冬的事情。妇女们要拿出做好的棉衣,让丈夫、儿女换季。如果此时天气暖和,不适宜穿棉衣,也要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子则多在此日整理火炉,疏通烟囱,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在传承周代以来的若干礼俗的基础上,以在每年阴历十月初一日,给逝去的亲人焚烧寒衣(多为纸制)、祭奠逝者为主要节俗的“寒衣节”,大概在宋朝时正式形成。元、明、清历代大致传承,流传至今日。由于时代变迁、地域文化差异,不同时代、地域的寒衣节俗,又多有演变和差异。在科技昌明的现代,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虽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但人们还是愿意通过传承传统的焚烧寒衣等节俗,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和牵挂。鉴于在马路上大量焚烧纸张,确实有污染空气、损害健康,甚至酿成一些危险事故,有些地方政府对此节俗,采取了相应的限制、取缔等措施。


,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