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药我说】专栏,逢周二推送!栏目文章均由医院药学部药师撰写。内容涵盖各种合理用药知识,实用、精彩!敬请关注!
“淡附片”为何要先煎1小时?
图文/药学部 唐燕玲药师
患者经常问:“为什么淡附子需要先煮一个小时呢?”今天,就这个疑问,我来和大家仔细谈谈。
一、来源、别名、产地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别名多:附子、熟附子、侧子、乌附子、乌附块、黑顺片、黑附子、明附片、熟附片。主产于四川的江油、平武、绵阳等地,陕西省、四川布拖、云南亦产。为栽培品。
二、采收加工
附子通常每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①盐附子: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②黑顺片: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5cm的切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③白附片: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3cm的切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三、附子的主要成分
附子的主要成分可以分为酯型生物碱和水溶性生物碱两类。含双酯型生物碱以新乌头碱(C33H45NO11)、次乌头碱(C33H45NO10)和乌头碱(C34H47NO11)的总量计。水溶性生物碱主要有去甲乌药碱、去甲猪毛菜碱等。附子双酯型生物碱损害的主要器官有心脏、消化道、肝脏、肾脏等,乌头碱除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导致心律失常和心脏毒性外,还可间接通过心外神经介导造成心脏毒性,其具有明显的抗胆碱和阻断迷走神经特性从而诱导心律失常,乌头碱能诱导神经元细胞凋亡,还可损伤星形间质细胞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内离子溢出Na -K -ATP酶失活。
四、炮制后附子的主要成分变化
在炮制过程中,双酯型生物碱变化为苯甲酰乌头原碱类、脱乙酰基衍生物或酯化衍生物,则其抗炎作用降低到原来的15%~40%,但由于毒性大大下降,故抗炎治疗指数多有提高。附子苷、去甲乌药碱、去甲猪毛菜碱等这类成分经加热处理而不容易被破坏,故炮制后,附子仍呈明显强心作用。
五、附子炮制的方法
火制:炮、煨、炒、炙
水火共制:加胆巴、姜、甘草、黄连、黑豆、胆汁、蜜、醋等辅料浸泡或蒸或煮制
六、淡附片的炮制
取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盐分漂尽,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晒干。气微,味淡,口尝无麻舌感。
七、附子的性能特点
本品辛热纯阳,峻烈有毒,入心、肾、脾经,药力颇强。上助心阳、中补脾阳、下壮肾阳,为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治亡阳及阳虚诸证每用。又辛热走散,为散阴寒、除风湿、止疼痛之猛药,治寒湿诸痛常投。
八、用法用量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3~15g,先煎30~60分钟,以减弱其毒性;或入丸散。本品辛热有毒,故孕妇忌服。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九、药理作用
本品有强心、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调节血压、提高耐缺氧能力、抗心肌缺血、抗休克、抗寒冷、促进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抗炎、镇静、镇痛及局麻等作用。
参考文献
(1)《原始药终》
(2)《传统炮制技术与现代系统科学整合:建昌帮阴附片、阳附片炮制机制研究思路浅谈》中华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20,35(04).
作者简介
唐燕玲,药学部药师,主要从事南楼门诊药品调剂和药品管理,熟悉临床常用药品的合理性使用、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药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