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赵国章经验
《名中医论方药》
临床用附子10~30g,常用以下配伍:
配桃仁、红花、香附等,治痛经。
配柴胡、白芍、佛手,治气厥证。
配五苓散,治水湿痰饮证。
配大黄保留灌肠,治肾衰之尿毒症。
赵国章认为,附子的治疗范围是痛(痛经、痹痛、癌痛)、厥(四肢厥逆)、饮(胸水、腹水、心包积液)、毒(肾病肾衰,尿毒内攻)。
应用指征是:阳虚里寒,肢体逆冷,恶寒喜温,脉象沉弦。
05
胡毓恒经验
《名中医论方药》
临床用附子3~15g,常用以下配伍:
配乌梅、桂枝、当归、川椒、黄连、黄柏、细辛、党参、干姜,治蛔厥。
配麻黄、细辛、炮姜、党参,治大咯血。
配熟地黄、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肉桂、泽泻、麦冬,治复发性口疮溃疡。
胡毓恒认为,附子大辛大热,力专而效宏。如辨证准确,用药得当,可收奇功。
06
姜树荆经验
《名中医论方药》
临床用附子10~30g,常用以下配伍:
配忍冬藤、地鳖虫、牛膝、川楝子、乌蛇、地龙,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之寒热并重证。
配肉桂、桂枝、苍术、黄芪、丹参、白术、甘草、穿心莲,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之寒证,系统性硬皮病之脾肾阳虚证。
姜树荆认为,附子的用药指征是肢体寒凉麻胀,皮肤寒冷指青。
07
夏锦堂经验
《名中医论方药》
临床用附子6~18g,常用以下配伍:
配桂枝、茯苓、甘草、白术、苏子、杏仁,治肺心病,症见心悸,喘咳,肢冷,水肿者。
配吴茱萸、白术、茯苓、五味子、肉豆蔻,治慢性肠炎,症见腹痛肠鸣,每晨泄泻,舌淡苔白者。
配肉桂、白术、猪苓、茯苓、泽泻,治慢性肾炎,症见面浮肢肿,尿少,脉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