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习惯中餐
上行而下效。西餐风气一开,便日盛一日,人们开始逐渐接受西式口味。“西餐热”在清代末年一时大盛。根据成书于1916年的《清稗类钞》里的说法,“国人食西式之饭,曰西餐……光绪朝,都会商埠已有之。至宣统时,尤为盛行”。光绪九年(1883年)成书《淞南梦影录》记载,“贵游子弟喜食英法大菜,而杏花楼、同香楼、一品香、一家春、中园等诸番馆,又复崛起”;就连北京的西式餐馆也几乎和八国联军一起踏进了帝都。当年数万联军聚集在东交民巷和西什库一带,供应他们吃喝玩乐的场所也相应而起,在兵营的对面就有法国人邦札和佩拉开设的西式小酒馆,他们卖的是军舰上带来的酒,不用上税,只要从木桶里把酒灌进瓶子里,价钱就翻了10倍,于是不久即扩大门面,又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迁往王府井新址,这就是现在北京饭店的前身。
晚清上海的一品香西餐馆
落地生根
当时西餐的价格不菲,每客上等四元,中等也要三元,而工厂女工月入不过一块五毛,因此西餐几乎与“高档”、“昂贵”和“神秘”划等号,吃西餐的意义已经超过了“吃饭”本身,而是一种赶时髦、扎台型、显示品位的事情。因此西餐被称为“大菜”,俨然凌驾于中华各大菜系的“小菜”之上,而吃西餐干脆成了“开洋荤”的事情,简直可与“拼死吃河豚”相垺了。可以想见,最初的食客自然也是非富即贵,《京华慷慨竹枝词》“六国饭店”就说 “海外奇珍费客猜,西洋风味一家开。外朋坐上无多少,红顶花翎日日来”。这里所说的北京六国饭店,在寻常百姓眼里就是个“连那儿的狗儿,都是喝牛奶,吃牛肉夹面包的”高档场所。
晚清时期食用西餐的妇人
这样的局面到了民国前期才为之一变。这时的西餐更受人欢迎,“凡是常住在上海的人,生活过份低下,贫苦的不算以外,差不多都欢喜吃大菜”。但是为了迎合不同消费水准的顾客,一度高高在上的西餐厅也不得不降尊纡贵。廉价西餐的出现使得西餐真正普及开来。1916年前后,年幼的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的作者)随父亲去英租界吃西餐,据他回忆,“在一家很简陋的粤式西餐馆进餐,……西餐是每客小洋二角,我第一次吃到牛油面包和炸猪排。父亲告诉我,牛油和面包是不要钱的,我就吃了很多,觉得涂了牛油滑润异常,极为可口”。俄国革命之后,大批白俄到了上海,为了生计,越来越多的俄式西餐馆出现在了白俄聚集的霞飞路(今淮海路)。炸猪排,色拉,罗宋汤,还有面包,这样一顿“罗宋大餐”只要1块2毛钱(与此同时高档的西餐馆最低消费30元),普通工薪阶层也能消费的起,俄菜馆以其价廉物美对而推动了西餐在上海的普及。
“海派西餐”罗宋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