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迈步新疆托克逊的大门,发现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的一切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名副其实的“风城”、 我国的旱极、神奇的风蚀地貌、全国唯一的海拔“零点城”、矿产资源天然聚宝盆……借风之势,依阳之光,倚仗大自然赋予的神奇力量,呈现千姿百态、无奇不有的景观,倏然间拉近了漫无天际的超乎想象的诗和远方。
新疆托克逊,不得不说的是风。一年四季风不停地吹,从年初吹到年末。都说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但是风城的风却能把火车吹翻。
马春强(中)到新疆托克逊县九龙路阳光小区4号楼1栋101室李庆华家中,积极帮助客户解决室内停电问题,保障居民可靠用电。
文中要讲的就是“风城马上哥”的故事。“马上哥”大名马春强,现年32岁,系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托克逊县供电公司城区供电所党支部*、所长。
他憨厚可鞠的笑容中浸透着刚毅与矜持;朴实无华的言语中洋溢着自信与活力。
2014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先进个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城区供电所也被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授予“达标党支部”“先进班组”等称号。
这一项又一项荣誉的取得,无不凝结着马春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点点滴滴。
马上就到“马上哥”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夜空像被墨水涂抹了一样浓黑起来,让人感到冬夜的孤独和凄凉。
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马春强本能地从床上蹦下来,奔向电话。
原来是家住在县城一平房区的李晓林打电话求助,家中突然没电,不知道是什么情况造成的。李晓琳是家中的顶梁柱,照顾着常年卧床的老父亲和6岁的女儿。马春强听完电话二话没说,就和供电所的值班人员联系,开车直奔李晓林家里。
经过10几分钟的仔细检查,查明是因为李晓林私自乱拉线、接线造成开关超负荷烧毁。马春强一边维修线路,一边对他进行耐心的安全用电教育,告知他私自接线的危害。李晓林听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尴尬的低下了头。
随后,马春强冒着零下十几℃的严寒,把院子内外的线路重新梳理、更换接线、更换开关,历经3个多小时,电终于来了,此时已是凌晨一点多钟了。看着院子里整齐的线、新装的开关,李晓林激动地说:“谢谢你们!以后我一定按章用电,安全用电!”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马春强的带领下,城区供电所全体员工的服务热情被彻底点燃,每一名员工在工作中都将自身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了客户。多年来,城区供电所未发生人员服务态度和服务行为投诉事件,客户服务满意度100%。“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把为人民服务当作座右铭,要把它镌刻在心里,落实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马春强如是说。
春强在接到报修用户迪力夏提·夏然克木的电话后,进行工具装车,前往报修。
马上办好“马上哥”
七月的托克逊,赤日炎炎,骄阳似火。气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40℃以上的高温。
“马所长,现在天气真是太热了,每家客户都在使用空调,导致辖区内的用电负荷急剧增高,经常出现三相负荷不平衡,我们该怎么办啊?”城区供电所的员工后晓红通过后台监测系统,发现辖区内多条线路出现三相不平衡。
“是啊,目前用电负荷高,容易出现三相负荷不平衡,我们都是通过逐一登杆来调整三相接线。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存在耗时耗力等较多弊端,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作为一个创新课题来解决。”马春强说。为此,他带着供电所员工深入钻研,利用所内实训基地对表压器进行全方位拆解,了解其构造及运行方式,并针对调相进行试验。最终,用时34天,发明了三相低压旋转式换相开关,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和人身安全隐患,三相负荷不平衡整改率提升80%。
托克逊县全年8级以上大风占100余天。城区供电所辖区的10余条10千伏线路就处于风口处,经常出现大风期间线路瓷瓶因绑扎不牢而造成线路故障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难题,他们组建了一个以青年员工为主的QC创新小组,研发出一套陶制瓷瓶绑扎线标准化作业流程,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辖区内10千伏线路异常次数同比下降25%。
同时,针对供电所在人员管理和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方面存在的责任主体不明确等问题。马春强建立了“分组包干”制度,以创建“全能型”乡镇供电所为重点,搭建三级联动平台,强化供电所各项业务管控。这一管理创新在国网托克逊县供电公司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
此外,针对供电所的管理,马春强和同事精心研究编撰了《基于“八微”矩阵模型的小型乡镇供电所管理》的管理创新得以试行。在城区供电所运用期间,城区供电所线路异常次数同比下降52%,台区线损率由86%提升至97.2%,实现居民电能表在线监测率100%,员工抢修到达现场时间平均缩短18分钟,故障报修压降40%。这一课题荣获第八届新疆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马上就好“马上哥”
2020年初,凛冽的寒风,夹杂着托克逊县城低沉的情绪。一场突如期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笼罩在了全国大地之上。
“好的,我就在岗位上,一定会全力保障辖区内2万余户居民的用电安全。”马春强手中拿着电话,眼睛里露出坚定目光。
1月29日,刚吃完早饭的马春强,客户的一个电话让他的神经立刻紧绷了起来。不到10分钟,他就到了客户家中,拿着客户的电卡,用移动售电终端代收了客户200元电费。终端机还没放进包,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又是向供电所“求救”……一上午,马春强都是在“马上就好”的应声里上门为客户办理电费代收。每当看到客户脸上的笑容,总是让他忘记奔波的劳累。
一天下来,马春强马不停蹄奔跑在城区,处理报修24起,为39户客户代收电费。为了保证更多用户用电,拖着疲惫身子的马春强吃完晚饭又来到了办公室,查看电卡不足20元、不足50元的客户,分类列出名单、家庭住址。做好第二天一家一户的上门服务工作。
夜深了,马春强愧疚地拿起手机和爱人视频,看着一岁多女儿熟睡的样子,他的嘴角不禁上扬起来。
“我是党员,越是关键时候越不能后退,供电所辖区有2.2万客户,大家都用上放心电,我才能安心。”马春强说。
疫情期间,马春强和他的同事坚守岗位98个日日夜夜,完成上门充值服务1792次,为1741位客户推广并安装“网上国网”手机APP。带头指挥并参与10千伏线路抢修23起,低压线路抢修95起,客户故障报修239起。针对辖区内年长者客户,他和同事们通过电话和微信联系上老人的子女,普及“网上国网”APP注册、绑定和缴费流程,共同保障了疫情期间的用电稳定。
马上出发“马上哥”
“马上收拾一下东西,做好出发去河南的准备。”去年7月22日,是个周日,上午刚加完班在办公室休息的马春强,躺下不到2分钟,陆续接到了几个急促的电话。听到这个消息,很突然,但也很快镇定下来。
河南特大暴雨造成多地电力瘫痪,险情就是命令。出发前一晚,大部分人只睡了3个小时。他们恨不得连收拾行李的时间也省掉,直接飞过去就好。第一组援豫队伍29人开着9辆车,司机轮番上阵,吃饭就在车上简单吃个泡面,累了就倒在座椅上眯一会儿。下车的时候,大家浑身酸痛,但没有一个人说累。7月24日凌晨两点,第二组乘机援豫的队伍40人到达了郑州,在休整不到4个小时,就集合前往第一个抢修点。
在郑州的日子里,马春强他们总会在无意间看到各地救援的车辆,捐款捐物不胜其数。一方有难,举国支援,唯有中华民族才有的魄力和担当,让他们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一个个脚步、一滴滴汗水,架起一条条线路。“灯亮了,来电啦!”听到这些话,大伙心里才能踏实。
“您辛苦了,快喝口水。”“谢谢你们,新疆电力好样的!”一声声夸赞,像一丝丝微风,吹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新”心相印 ,“豫”你同在。一次终生难忘的抢险,一次在感动与被感动之间徘徊的纯粹时光,一直萦绕在马春强心头。
“一个电话,你们马上就到了,以后就叫你们马上哥!”一位用户的无心之言,成了马春强和同事们的行动准则。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马上哥”的足迹踏遍了“风城”的大街小巷,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千家万户保电护航(冯忠文 刘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