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心理学上认为:
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对视,往往会被对方默认为“挑衅”的信号。
尤其是陌生男人之间的对视,更是如此。
在雄性动物之间,对视就意味着“要攻击对方”。
看过动物世界的话,你就会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或者,如果你家里养猫的话,两只猫长时间对视,下一秒很可能也会大打出手。
因此也就有了盛极一时的网络热词:“你瞅啥”。
设身处地想一下:
此刻你坐在饭店里吃饭,隔壁桌上一个人莫名其妙地盯着你看。
此刻,你的心情不会有任何愉悦的感觉,反而是诧异和反感。
被别人盯着看的感觉,真的让人特别不舒服,引起人情绪上的压力,进而让人感到焦虑、暴躁。
而为了避免这种焦虑和尴尬,两个人对视的过程中,往往会“笑场”。
这个笑容,就是在给对方释放一个“善意的信号”。
“我没有恶意,我盯着你看纯粹的好奇”
“不要激动,不要紧张,我只是想观察一下你”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认为:
异性对视不足1秒钟,说明两个人“不来电”;
对视超过2秒,说明产生了一些好奇心,不反感对方;
对视超过4秒,说明已经产生了好感;
对视超过8秒,就说明两个人随时有可能陷入一场热恋之中。
而对视超过30秒,你甚至会有流泪的冲动,不受控制。
从对方的眼睛里,你似乎看到了感动,看到了爱意,看到了孤独,看到了自己。
心理学家认为:
“对视”这件事,不仅适合陌生男女之间培养感情,更适合恋人和夫妻之间深化感情。
而在异性对视的过程中,时间越久,眼神中传递的信号是:
“我想跟你多一些了解”
“我好像喜欢上你了”
“我对你很好奇”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比对视更令人接受的词是“情感唤起”。
盯着对方的眼睛,你的感情,整个人的情绪波动,也不自觉地跟着有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