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问你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葛优的经典台词或许会瞬间浮现在你的脑海。可放在整个社会生产的维度来看,能源将人类社会最缺少的资源。他仿佛是悬在人类头上的利刃,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社会对能源的依赖也越来越重。当地球能源耗尽的那一刻,将会是整个人类灾难的开始。人类的能源结构依然没能走出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虽然越多的清洁能源开始被利用。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化石燃料的重要作用都无法被取代。
对能源的掌控成为了现代国家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筹码,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清洁、廉价和不会衰减的能源利用方式吗?
几百年前物理学家就已经开始提出了永动机的设想并着手进行实验设计,可在现代物理学看来,这并不符合物理学的基础——能量守恒定律。从古到今,人类对所有工具的利用都是将一种能量向另一种能量转换,运用畜力,是利用牲畜的消化系统将食物转化为热能,工业革命后对化石燃料的使用也是将古代植物的生物能,通过燃烧的方式转换为动能,哪怕是现代的清洁能源也都会有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
能量之间可以通过既定的方式相互转换。在转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能量的损耗。我们并不知道损耗去了哪里,但他们却现实存在,这也就是宇宙中的准则——熵增定律。在能量守恒定律问世之前,永动机的研发一度风靡科学界,无数物理学家将设计制造永动机当做毕生追求,可是这种仅存在于设想中的机器直到现在都无法成为现实。
虽然19世纪中叶能量守恒定律问世以来,各国科学院已不再审查有关永动机的设计,但民间对永动机的研究却从未停止。英国发明家约翰·瑟尔,设计了一款充满争议的发动机,一旦设计成型,实现量产,瑟尔机将在飞机和汽车引擎领域大放异彩,这套引擎由多个圆环和转子构成,金属钕、特氟龙层、永磁体和铜将由内而外依次排列,这种排列方式将形成强大的磁力,可以让小转子依附到更大的转子之上,在转子之间的高速旋转将产生磁悬浮,由于转子处于悬浮状态,并不会存在摩擦,能量的损耗将无限小,已达到“永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