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发现被指定用来操纵航向的舵桨,当它由原来的横向放置变为纵向放置后,在左右摆动时就不再提桨出水面了。舵桨除操纵方向外能否推船前进呢?有这样一个传说:鲁班看见鱼儿在水中挥尾前进,遂削木为撸。其实亲手造船驶船的古代劳动人民中有千百个鲁班,游鱼前进的方式当然也会给人们有启迪。既然鱼尾的摇动能产生推力,人们在操作舵桨时就会加以模仿。这大概也是早期仿生学的一则趣例吧。只要把舵桨的桨板掌握一定角度左右摇动,舵桨就会变成航船的“鱼尾”。而当舵桨的操作方式且改为鱼尾式的“摇动”后,它就发生了质的飞跃:桨变为最初的橹了。
橹,是长桨的直接演变,所以它的形状类似长桨。不过手和橹板的连接大都呈弯形。伸入水下的部分是一个略带拱度的扇平板,一般用硬木制成,这是起着推进作用的部分。板通过“二状”与橹手相连,二状多用既轻又韧的青条制成,百扭不断,是承上启下的“咽喉地带”。在用橹部位的甲板上装一硬木或铁质球钉,俗名叫“橹人头”,作为橹的支撑点。橹人头是由桨又演变而来的,有了这一点,橹就成了一个杠杆,只要在橹手处施加不大的力,就可以摇动水下的橹板。橹手的上端系着一根橹担绳,绳的另一端拴在甲板上的一个铁环上,它既可固定橹板的下沉程度,又有助于挥动橹板。
主要用作推进的橹,仍继承舵桨控制航向的特色。要使船调向转弯,只要把橹的方向偏转一个角度来摇动就可以了。橹在用作推进时的特点是一个“摇”字。摇,用来回的连续动作产生推力,比需要提浆出水的间歇的划效率更高,费力更少。北宋诗人张来用一个“轻”字形容摇橹,说是“轻橹健于马”,真是说得十分传神,恰到好处。摇橹之轻,使得老人小孩都能胜任;摇橹之轻,就能持久,所以人们又产生了“健”的感觉。“健橹飞如插羽翰”,就是形容摇橹的船象飞箭一样快。就连现代的一些外国人也对中国这种结构简单而效率高的装置惊叹不已,称赞它“可能是中国发明中最科学的一个。”
三、一橹到多橹的发展过程橹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造船业的贡献之一。橹在我国出现的确切年代,现在尚难作出断论。东汉人刘熙所著的《释名》一书中说:“在旁曰橹,橹膂(旅)也,用膂力然后舟行也。”可见汉代橹在船上已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了。唐代李荃撰的《太白阴经》战船部分,就有关于橹的记载,说明橹是战船上的主要推进工具。民船上也是这样,在敦煌千佛洞323窟初唐的壁画中,有一幅画着一条既无帆又不见篙的大船,只在船尾装着一只大橹,在波涛中推船前进。
但不知是古画的珍贵价值引起了掠夺成性的盗贼们的垂涎呢,还是因为中国发明的大橹摇碎了“西方民族优越论”的鬼话,而遭到帝国主义的仇恨,这幅古画在1924年竟遭到剥皮之灾,被美国文化强盗华尔纳用上胶的竹布偷偷地粘走了。画被盗走,但中国创造发明橹的悠久历史是无法用鼠窃狗盗的办法偷走的。
橹在宋代的使用比唐代更为普遍,特别是内河船,到处有“鼓声冬冬橹咿喔,争凑富春城下泊”一类的热闹景象。当时的摩洛哥大游历家伊本巴都到中国来,对中国橹的印象极为深刻,他在游记里写道:大船进出港,用大橹划之,橹长与桅相等,每橹用10-30人,行走时两行相对而立,用力牵摇,齐声高唱啦!啦!啦!……在宋代海船上,往往是帆橹并用。“张帆施双橹,去势如脱箭”,这样形容是并不过分的。
到了明代,在船上数量之多达到空前的地步。有的船干脆就以橹的数目命名,如“八橹船”等。明朝官员陈侃出使琉球时,一条船上竟备有36支橹。有了更多的橹,其威力是可想而知的。
在船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橹的数目增加了,橹本身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从“在旁曰橹”的记载看起来,汉代大都是用边橹的。这恐怕也是从长桨演变来的一点痕迹。后来,人们发现橹在尾部推进和操纵的效果都更好,所以尾橹便出现了。随着船的增大,橹的形制也越来越大,从单人摇、双人摇,到十几个人摇一支大橹。人们唱着调,呼着号,和谐一致,配合协作,把个体力变成集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