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古诗图片,黄鹤楼最著名的三首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8 10:42:33

如果没有这首《黄鹤楼》,在高手如云的唐代,应该没有多少人会注意到来自汴州的小诗人崔颢。而有了这56字的千古绝唱后,他却一下子能与诗圣杜甫“比肩”了,至今诸多文史专家还在为《登高》和《黄鹤楼》到底谁该是七律第一,争得不可开交。

黄鹤楼古诗图片,黄鹤楼最著名的三首诗(1)

一首诗,就让崔颢成为诗坛最耀眼的明星之一,《黄鹤楼》的魅力可见一斑。千年来,我们看到了无数针对它的赞美:

南宋诗词评论高手严羽,评诗一向谨慎,但对这首诗却还是说了句: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清代文人沈德潜,一向爱宋词多过爱唐诗,读过这首诗后却不得不说:遂擅千古之奇;

清代文人吴昌祺甚至为崔颢鸣不平了,他觉得古人对崔颢的评价还是不够高,于是说了句“千秋绝唱,何独李唐”,在他看来崔颢凭此诗就能与李白、杜甫站在同一个高度。

黄鹤楼古诗图片,黄鹤楼最著名的三首诗(2)

然而不知是“杠精”太多,还是各路“高手”太多,这首火了千年、被古人捧上天的诗,传到现代却频频被各路网友质疑。把这首诗的名字放在网上一搜,就能看到各种讨论:质疑它的“七律第一”之名有些虚、质疑它被捧得太高等等。

这些网友到底在质疑什么?有没有道理?本期笔者就和大家扯一扯这个问题,先再来读一下这首诗: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古诗图片,黄鹤楼最著名的三首诗(3)

第一个质疑点,就是被众多网友揪着不放的一个问题:它的首联犯了律诗的大忌。他们认为,这首诗前两联,4句出现了3个“黄鹤”,这显然就犯了律诗的忌讳。一般来说,一首律诗别说出现同样的字,就连出现类似的意象,都不算是一首好诗。举个例子,比如你首联写的是江水,次联你如果还写水、浪,就不算好诗。

其实这一要求,不只是律诗有,就连要求不是那么严格的七绝,都一样有这样的讲究。当年诗仙李白写了首《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黄鹤楼古诗图片,黄鹤楼最著名的三首诗(4)

这么牛的一首诗,却因为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全部都是写水,硬是被明代文人王世懋批评了,还叫后世文人不要模仿李白这首诗。

那么问题来了,古代名家在夸崔颢时,难道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吗?显然不可能!他们自有自己的解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清代赵臣瑗的见解。他认为这3个“黄鹤”正是此诗的妙处,因为:

由其气足以充之,神足以运之而已矣

这话的意思是,这首诗气韵足够了,完全能承受得了3个黄鹤,这就叫“足以运之”。我们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时尚界要求穿衣不能乱搭,但真的气质到位了的姑娘,就是两件衣服叠穿,也一样是一种新潮。事实上,这样反复咏叹还达到了令全诗朗朗上口的艺术效果,以致李白后来写《登金陵凤凰台》时,也学着连用了两个“凤凰”。

黄鹤楼古诗图片,黄鹤楼最著名的三首诗(5)

第二个质疑点,就是此诗的格律问题。作为一首律诗,这首诗的格律平仄是有问题的,非但如此,就连最基本的对偶也不算工整。在他们看来,一首高水平的七律就该如杜甫的《登高》一样,8句全对,一律到底。

对此,难道咱们古代的名家就看不出来?显然也不可能!《删订唐诗解》一书认为这种写法叫“不古不律,亦古亦律”,这是对这种诗体最好的总结。这首诗前4句走的是古风,后4句走的是律诗风,这就早期的变体律诗。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当时律诗的写法及规定,还没有完全明确。大家可以翻开李白早期的律诗,其实也有很多出律之处。而事实上,正是这种不受诗体限制的写法,才让崔颢此诗自有一种古体诗的味道,这种创作方法叫:律中出古。用古法写律诗,自崔颢开始。

黄鹤楼古诗图片,黄鹤楼最著名的三首诗(6)

综上,如果硬要挑《黄鹤楼》的“毛病”,确实是有的。但任何诗体创作,都不能以词害意。条条框框的存在,本身是为了文字更有魅力,如能跟杜甫一样达到极致,自是诗中圣手。而另一些天才诗人,则从来不受格律所限制,在另一条登峰之路上走出了自己的风格。

抛开《黄鹤楼》不说,只说那个站在巅峰的男人李白,若他也拘泥于形式,哪来的《将进酒》、哪来的《秋风词》、哪来的《蜀道难》?要知道这些作品全部都是打破了前人写法的。词不害意,古人都知道的道理,咱们何必又揪着不放呢?一己之见,欢迎讨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