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地理位置
城关镇民生居委会
民生居委会,位于濮阳县城内东南隅,距濮阳县政府驻地西南1.5公里,距城关镇政府驻地南1.2公里。东临解放大道,南与城隍庙村接壤,西与民主街、红星村为邻,北临中心阁(俗称四牌楼)明清古十字街。
02
村名来历
民生居委会的街道可追溯到明朝时期,当初的村名已无从考证。民国时期为西二街,建国初期为东三街社组(东街、南街、三义庙街的合称)。“文革”时更名为反修大队。1979年更名为第四副业队,1985年命名为濮阳县城关镇民生居民委员会至今,包括民生街、三义庙街、南北拐、马庄街、东沙窝、南关西后院6个居民区。
三义庙街,据说街名始于明成祖朱棣时期,当时从山西洪洞县大迁民时,多个姓氏迁居此地,由于姓多人多,为了让大家和睦相处,同甘共苦,几个姓氏的族人商议建一座纪念三国时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庙,让各姓族人团结起来,像刘关张一样亲如兄弟,讲究忠义,庙名三义庙,街名随之叫三义庙街。
关于马庄街的来历,据传是因为古时候这个地方是马、骡等牲口交易地方,再加上过往行人在此落脚休息的车马店比较多,因此,取街名为马庄街。
03
民族人口
民生居委会所辖六个居民小组,是回汉两个民族结合的村街。其中汉族354户,1040人,回族156户,790人。汉族的主要姓氏有:王、谢、刘、马、张、陈、叶、周、范等,回族的主要姓氏有:马、王、李、海等。
04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民生(三义庙街)归城关区管辖。
1927—1947年土地革命时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隶属濮阳县城关镇管辖,归东三街(东街、南街、三义庙街)社组。
1957年—1969年成立人民公社,归城关人民公社管辖,文化大革命时期三义庙街更名为反修大队。
1965—1967年响应党的号召及县革委会指示“上山下乡”,当时大部分居民全家迁往指定农村定居,没有下乡的居民与前进大队(南街、城隍庙街、三义庙街)居民一起务农。
1978—1979年下乡居民返城后更名为第四副业大队。
1985年命名为民生居委会,隶属濮阳县城关镇人民政府管辖。
05
经济发展
目前的民生辖区街道,在解放前分属不同的机构管理,发展规模无法统计。但这些街道的居民大多依靠经商、家庭作坊等维持生活,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建国后特别是受文革、上山下乡等影响,居民生活仅仅能够自足。当时虽说条件困难,但居委会领导,依然组织群众进行自足生产,先后建立了刷纸、酱菜、纺麻、肥皂、烟丝等作坊,解决了居民的温饱问题。
20世纪60年代为响应中央上山下乡号召,大部分居民分流到农村,这些作坊也相继*。
1979年居民陆续返城,居委会正式成立,在历届民生当家人的带领下,开始将临街住房改造成门市,从原来的简易房,到现在的楼房,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现在的民生市场已形成规模,有鞋帽市场、百货市场、童装市场、马庄街清真食品街等几个大的种类,300余家商户,支撑起了集体和个体经济的发展。
在广大居民逐渐富裕起来的同时,居委会还考虑到回族兄弟的底子较为薄弱,为逐步缩小差距,促进回汉居民共同致富。采取了在同等条件下回族兄弟优先的政策。对回族商户在经营上鼓励,在政治上关心、发展上支持、经济上扶持、政策上倾斜、权益上保护。
目前辖区内回族兄弟的清真饮食、副食、肉食加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建立了马庄西北风情一条街,专供回族兄弟从事商业活动,为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达到了共同致富的目的,同时也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
截止2016年底,居委会集体固定资产达到1300余万元,集体年收入86余万元,居民人均年收入约8000元。年上缴税款10万元。
在社会事业方面,一是为了提高居民福利待遇,经研究决定,居民的新农合参合资金全部由居委会承担,每年约19万元;二是居委会为60岁以上老人每年发放生活补助1200元,每年约需29.5万元;三是投资20余万元改造自来水入户,开户费全部由居委会承担;四是为维护社会稳定团结,成立了民生街回族社会法庭,由濮阳县法院挂牌成立。该法庭主要调解邻里纠纷、回汉矛盾等,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0余起。
06
教育文化卫生
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先后成立了龙灯、旱船等文艺团队,每年春节期间进行表演。1985年之后,又陆续增加了秧歌队、腰鼓队、京剧协会等民间文艺组织,同时投资15万元成立了老年活动中心。
民生舞龙表演队是民生居委会的保留节目,更是濮阳县的一个亮点,每次表演需150余人,在濮阳市举办的2000年舞龙比赛中,获得第二名。另外,投资建设了阅览室,共有图书2000余册。
教育事业方面,累计资助贫困学生入学近20人。教师节期间,对辖区内的东完小、南街小学进行慰问,给小学生送去书包、文具等慰问品。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民生居委会考上大专以上学历近百人。
环境卫生建设方面,从2005年起,共投资150余万元,陆续将三义庙街、民生街、西后院、东沙窝等居民区道路进行了修整硬化,极大方便了居民出行。2015年元至2017年,投资50余万,改造旱厕三处。2016年争取濮阳县改造资金,将马庄街提升为清真小吃街。
07
土 特 产
清真十大碗
清真十大碗是回族群众婚丧嫁娶筵席上的主要食物,以牛、羊肉为主要材料,均采用蒸的办法制作,但每样口味都不相同。品种有:烧羊肉、烧牛肉、蒸羊杂、红丸子、白丸子、黄焖鸡蛋、蒸甜米等。为了适应更多人的口味,还有几样素菜进行蒸制,如:海带、金针等,偶尔也会有蒸鱼块出现,根据季节的不同进行调整。这些菜的口味偏重咸鲜,汁浓味厚,肥而不腻,嫩而不膻,深受广大回族群众喜爱。
清真羊肉包子
羊肉包也是回族群众的传统食物。肥肉、瘦肉、羊脂的比例相当讲究,在调馅的时候还要加水、盐、葱、姜等其他辅料,味道鲜美,老少皆宜。就像我省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小香玉的唱词中说的那样:咬一口管包恁顺嘴流油香。马庄街的羊肉包更是濮阳县首屈一指的美味。
羊肉壮馍
羊肉壮馍只有在我们濮阳县的马庄街才能看到,是回族兄弟根据传统壮馍研制而成的。由于制作工艺复杂,近乎失传。羊肉壮馍采用优质的羊肉为主要材料,配有大葱、粉皮、鸡蛋等辅料,制作工艺复杂,每个壮馍4-5斤重。使用2-3个鏊子,这些鏊子的火的强度由低到高,进行加工制作。需要小火煎炸定型,中火进行烤熟,大火将外皮炸酥脆,才算完成。口感偏重,外焦里嫩,香而不腻。随着科技的发展,制作壮馍不再用这么多鏊子了,一个电饼铛解决问题。
08
庙 会
城隍庙古会濮阳城隍庙会历史悠久,据《濮阳县志》记载,濮阳城隍祭祀活动,始于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澶州移至北渡(今濮阳城)后,距今已近千年。
平时城隍庙里香火不断,若遇城隍每年清明节、十月初一下元节,两次出巡之祭日,更是盛况空前。届时城隍庙的威仪,僧道与香客队伍,招来如潮的观者,久而久之,形成集文化娱乐,购物观光为一体的古庙会。
会期由城隍出巡和与民同乐三日为限。因濮阳城隍神主李嘉祥的生日为九月九日,清代定为庙会首日从九月初九至九月十五日七天为古庙会期。
濮阳城隍李嘉祥,安徽贵池人,明弘治年间知开州时,励精图治,修城固防,民赖久安;抛乌沙堵黄河决口,民脱灾患;屠奸剪弊,民吏畏服;事职明敏,严於劝课。州民感其德高望重,殁后尊为濮阳城隍,又因征西平叛,据传雍正元年封为平西王,并树坊旌表。濮阳古庙会闻名遐迩,京津、泸杭、邯漳、汴洛等各地商贾无不乐道,他们在濮阳展销商品,又把濮阳文明传播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