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AOYISHENG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日常诊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有效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现对临床常用监测血糖方法总结如下:
血糖(GLU)临床上的血糖测定一般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测定。检测血中葡萄糖浓度是了解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状况的最重要的指标,反映患者检测时的血糖水平。目前检测血糖主要有以下方法:
1、静脉血糖:
主要采用酶法,其中己糖激酶法为葡萄糖测定的参考方法,测静脉血清(血浆)血糖:本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特异性高于葡萄糖氧化酶法。轻度溶血、脂血、黄疸、氟化钠、肝素、EDTA 和草酸盐等不干扰本法测定。
2、末梢血糖:
小型血糖仪末梢全血测定血糖,检测时间短,仪器体积小。多用于患者自我监测或住院患者床边检查。但采用血糖仪测定时由于所用标本不同、电极干扰、患者不正确的操作等原因会造成 15% ~20% 左右的偏差,通常用于监测患者空腹,餐前及餐后血糖波动情况,是快速监测指标。
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应依据静脉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糖检测结果。
在分析血糖测定结果时,还需要注意的是 —— 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血糖增高,不能以此时的血糖诊断糖尿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再确定。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通过缓慢、持续及不可逆的糖化反应形成,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血糖浓度以及血糖与血红蛋白接触时间,而与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因此,HbA1c 可以反映近8~12周平均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长期控制血糖的“金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但如果某位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较大,经常发生低血糖,继而又发生高血糖,由于糖化血红蛋白是反应血糖的平均值,所以其糖化血红蛋白完全有可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数值就不能反映真正的血糖变化了。同时,糖化血红蛋白还受红细胞的影响,在合并影响红细胞质和量的疾病(如肾脏疾病、溶血性贫血等)时,所测得的糖化血红蛋白也不能反映真正的血糖水平。
糖化血清蛋白(GSP)血清蛋白与糖形成的酮胺化合物称为糖化血清蛋白(通常又称为果糖胺)。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可反映患者过去2~3周平均血糖水平,克服了单糖测定的不稳定性。而且不受临时血糖浓度波动的影响,故为糖尿病病人血糖的诊断和较长时间血糖控制水平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标。
糖化白蛋白(GA)白蛋白是血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血浆白蛋白与葡萄糖发生糖化反应而形成糖化白蛋白(GA)。反映检测前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在评估短期内血糖控制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也可用于糖尿病筛查及辅助鉴别应激性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糖化白蛋白的增加比糖化血红蛋白迅速,当血糖得到较好控制时,GA的下降也比HbA1c迅速,因此能较早地提供血糖控制信息。GA更能灵敏地反映近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波动情况。对血糖浓度的临时波动反应不敏感,糖化白蛋白是反映短期控制血糖的“金标准”。
糖化血清蛋白(GSP)与糖化白蛋白(GA)的区别
1.GSP是测量血浆中各种蛋白质、氨基酸的糖化值。其主要成分为糖化白蛋白,还包括糖化球蛋白、脂蛋白、氨基酸等。因此,糖化血清蛋白的测定结果受到多种蛋白、胆红素、乳糜、低分子物质的影响,容易受到干扰。
2.GA只测量血液中糖化白蛋白一种物质的量,不受其他成分的影响,因此稳定性和准确性较高。
3.GSP的值是糖化蛋白浓度的绝对值,GA的值是糖化白蛋白和白蛋白的比值,是相对值。
GLU、GA、GSP、HbA1c对糖尿病的意义联合检测血糖(GLU)、糖化白蛋白(GA)、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糖尿病的意义:
血糖的测定反映的是某一点(测定当时)的血糖水平,是糖尿病的微观控制指标;而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白蛋白的测定反映的是过去2~3周内的血糖的平均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反映的是过去 2~3个月中血糖的平均水平,是糖尿病的宏观指标。各项指标均反映血糖控制水平,只是反映时间有所不同,根据它们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决定了它们不能互相取代。若同时检测可起互补作用,意义有以下点:
总之,GLU、GA(GSP)、HbA1c 反应不同时段的血糖水平,且各有特点。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近期、纵向、全程的血糖观察信息,组合检查可反映病人治疗中的真正状态,使医生能及时发现病情波动的具体时间。可以为临床提供较为可靠的血糖信息,而不被即刻血糖的“正常”蒙蔽,透过“正常”的血糖看到GA(GSP)及 HbA1c升高,及时找到糖尿病近期未能得到很好控制的真相,为指导临床制定了更好方案,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