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主要产地是哪里,茯苓质量最佳的产地是哪里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8 12:45:43

茯苓的主要产地是哪里,茯苓质量最佳的产地是哪里(1)

茯苓的主要产地是哪里,茯苓质量最佳的产地是哪里(2)

茯 苓

“道地药材”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后期汤显祖所著的戏剧《牡丹亭》[1],其中,“道”是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现代省区一级,“地”是“道”以下的具体产地。早在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就记载“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各有其法”,“诸药所生,皆有境界”,强调了药材要区分产地、讲究地域的重要性[2]。《本草经集注》补充记载“多出近道,气力性理,不及本邦。所以疗病不及往人者,亦当缘此故也。蜀药北药,虽有去来,亦复非精者”[3],其中对四十多种常用药的道地性采用“第一”“最佳”“为良”“为胜”等词来描述,进一步论述了药材“道地”的重要性。谢宗万[4] 从道地药材的成因角度认为:道地药材是指在一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且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较佳、疗效好,为世人所公认而久负盛名者称之,因此,在药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产区。可见道地药材始终与环境不能相离,口口相传至今的道地药材,如今又有了新的发展,道地药材科学内涵被逐渐证实,道地药材的培育逐渐规范,资源、生态、人文与经济和谐发展[5]。本文以茯苓为例,探讨了茯苓的发现、道地产地的变迁,生物学特性和现代应用,以期为茯苓的科普提供材料。

1. 茯苓的发现

茯苓始载于《五十二病方》,写作“服零”,在《神农本草经》中归于上品,记为“伏苓”。从药用功效上来看,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梳理有关茯苓来源的记载,古人对茯苓的认知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①茯苓由松根形成;②茯苓由松脂形成;③茯苓由松之灵气伏结而成;④茯苓是一种菌核。“松根”和“松脂”的认知阶段体现出人们的观察和归纳能力,即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茯苓常出现在松树根周围,由此推断茯苓必定与松树间具有某种特殊关系。第三阶段“松之灵气”的猜想体现出当时人们已意识到茯苓是松木之外的物质,随着植物分类学、中药鉴定学等现代学科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最终发现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 的干燥菌核。古今的中医药学家对于茯苓来源的认知演变体现了我国传统中医药源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古代医药学家从实践中归纳出理论,然后利用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经反复试错和修正的循环后,最终形成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进步过程,这也充分展现了中医药辨证、开放的思维方式。

茯苓的主要产地是哪里,茯苓质量最佳的产地是哪里(3)

2. 茯苓道地产地的变迁

茯苓的栽培离不开松木资源,历史上茯苓的主要产区存在多次变迁,大多与松木资源相关。从我国历代本草有关茯苓产地记载来看,明代以前,茯苓产区集中在山东、河南、陕西一带,同时浙江建德、广西玉林、四川宜宾等地均为茯苓较早产区。宋末至明初,我国北方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森林资源屡遭破坏,经济发展滞缓,药材生产严重受挫,原以北方为主的茯苓栽培产区相应南迁至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区,并逐渐实现茯苓的大规模栽培。清代往后,大别山地区依旧是主产地,开始向云南、福建、贵州、浙江等省区迁移,湖南茯苓交易市场形成,南方各省均有野生茯苓分布[6]。近年,全国各地推广茯苓菌种的种植,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显示,云南和四川交界地段的茯苓栽培面积最广还有野生分布,陕西南部、河南南部、湖北、安徽以及长江以南各省都有大规模的栽培。

茯苓的主要产地是哪里,茯苓质量最佳的产地是哪里(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