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
来源产地《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生太山山谷大松下。二月、八月采,阴干。
今出郁州,彼土人乃故斫松作之,形多小,虚赤不佳。自然成者,大如三、四升器,外皮黑细皱,内坚白,形如鸟兽龟鳖者,良。又复时燥则不水。作丸散者,皆先煮之两三沸,乃切,曝干。白色者补,赤色者利,世用甚多。《仙经》服食,亦为至要。云其通神而致灵,和魂而练魄,明窍而益肌,厚肠而开心,调营而理胃,上品仙药也。善能断谷不肌。为药无朽蛀。吾尝掘地得昔人所埋一块,计应卅许年,而色理无异,明其贞全不朽矣。其有衔松根对度者,为茯神,是其次茯苓后结一块也。仙方唯云茯苓,而无茯神,为治既同,用之亦应无嫌。
《中药大辞典》
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野生茯苓一般在7月至次年3月间到马尾松林中采取。
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深入地下20~30厘米。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等地。
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
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甘,平,无毒。主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止口焦舌干,利小便。止消渴唾,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久服安魂魄,养神,不饥,延年。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平,味甘,无毒。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中药学》 凌一揆主编茯苓 (《本经》)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应用】
1. 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及停饮等水湿证。茯苓利水而不伤气,药性平和,为利水渗湿要药。凡水湿、停饮均适用。常与猪苓、泽泻同用以加强利水渗湿作用,并随湿热、寒湿等不同性质,配伍有关药物。如湿热配车前子、木通;寒湿配附子、干姜等。又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故脾弱运迟、水湿停蓄者用之,有标本兼顾之效,停饮所致的头眩、心悸、咳嗽,亦持为要药。本品与白术同用,其健脾利湿之功益彰,如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均配伍有茯苓、白术。
2. 用于脾虚证。茯苓能健脾。脾虚体倦、食少便溏者,每与党参、白术、甘草等补脾药同用,即四君子汤。
3. 用于心悸、失眠。本品能宁心安神。常与朱砂、枣仁、远志等安神药同用。
【 用量用法】10〜15g。用于安神,可以朱砂拌用,处方写朱茯苓或朱衣茯苓 。
归经《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肺、脾、小肠经
《本草经解》
归肺、脾经
《长沙药解》
归胃、脾、肾、膀胱经
别名
白茯、云苓
炮制《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采得后,去皮、心、神,了,捣令细,于水盆中搅令浊,浮者去之,是茯苓筋,若误服之,令人眼中童子并黑睛点小,兼盲目,甚记之。
《中药大辞典》
茯苓:用水浸泡,洗净,捞出,闷透后,切片,晒干。
朱茯苓:取茯苓块以清水喷淋,稍闷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反复翻动,使其外表粘满朱砂粉末,然后晾干。(每茯苓块100斤,用朱砂粉30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