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为多孔菌科茯苓的干燥菌核。对的,茯苓是一种菌类,和灵芝是同科的。
古人认为茯苓寄生在松木上,集结松之灵气,有轻身延年,长寿的作用。茯苓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写作“服零”,后在《神农本草经》中,记作茯苓。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出现次数也较多,在茯苓白术汤、五苓散、茯苓甘草汤等中都可以见到,用作健脾,渗水利湿等。
一、茯苓分部位
茯苓最早运用的时候是将茯苓整个一起入药,后来在运用历史中,医家们发现茯苓不同部位的药效不同,将其分开使用。茯苓整个外表黑褐色,内表面白色,中间有松根。
东汉《中藏经》卷六首次记载了以茯苓皮入药的“五皮散”。在《肘后方》中有多个方剂用茯苓,而“治卒得惊邪恍惚方”等方剂中用茯神。
至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对茯神做了详细的阐述并肯定了茯神的药用价值:“其有抱根者,名茯神。茯神,味甘,平。主辟不详,治风眩......安心益智,养精神。”从此就将原药材茯苓分为茯苓(白色部分)和茯神(中间带有松木者)。
同时陶弘景提到茯苓:“白色者补,赤色者利,世用甚多。”后在唐代逐渐认识到茯苓里的白色部分和赤色部分的不同,将其分为白茯苓和赤茯苓。在唐代的《药性论》中首次提到了茯神木(真菌茯苓中带的松木)。现在茯苓这个名称一般就指白茯苓了。
现在茯苓根据茯苓药材的不同部位分为以下几种:茯苓皮,白茯苓,赤茯苓,茯神。
后代医家在不断的运用中,对各个部位药效不同的认识更加清晰。茯神主要用作宁心安神;茯苓调节水液平衡,有健脾的作用;赤茯苓入小肠经,主要用作利水;茯苓皮主要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由于入药部位不同,作用有不同的偏向。
茯神 宁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