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谣中的饭庄“聚乐村”至今存在,是博山知名老字号,图为1919年聚乐村全家福
博山男人们,有事没事就爱聚餐。
三节两寿、亲友相聚来一顿,谁家添了大件、换了家具,来一顿,人逢喜事来一顿,不喜的事也来一顿……
最过分的是,阴天下雨,也要来一顿。
几个男人凑一起,哪怕就炒一盆肉片,打几斤散啤,也要舒舒服服把这时间消磨了,他们管这叫“过阴天”。
80年代婚宴上的博山男人们
因为馋得出奇,博山男人在吃上,也渐渐自觉起来:
天天支使女人做饭,去满足自己没完没了的口腹之欲,实在太不男人了。
人家给你做了饭还嫌这嫌那,是十足的懒汉二流子作风,为上进的博山男人所不齿。
于是,厨房里忙活的,渐渐变成了男人。
做饭好吃,于博山男人而言,也是件有面子的事儿,饭来张口的甩手掌柜,才遭人议论。
“博山男人半把刀”成了他们的新标签——每个博山男人,都是半个厨师。
博山传统酒席“四四席”
过去博山人办酒席,家境好的才会请位厨师来操持,大多时候,自家就解决了。
即便厨师提刀上阵,灶前忙里忙外打下手的,一样是家中男性,水平够高的人,才有资格参与。
肉丸打得爽脆多汁,炸藕盒面糊半发酵,炸出来酥脆可口,恰到好处——谁也没想到,他们的手艺能细腻到这份上。
细腻结实的博山肉丸,是当地家庭煮夫的基本功
后来下岗潮来袭,不少博山男人戴上高帽就成了厨师,又带着一批灶台边上的大丈夫,四方操持筵席去了。
有人问,那为啥出了山东,就见不到博山菜了呢?
谁也说不清楚。也许是大家不愿离家太远,或是舍不得一菜一酒“过阴天”的悠闲日子。
这片沃土,这身本领,足够他们安享一世,陶然以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