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雪花论的思考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9 00:41:10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发生后,被热议的《车四十四》(2001)剧照。

反对者提出雪莉死因未定,不能一味怪罪网络暴力,指出了“雪花论”的第一重欺骗性——除了网络暴力之外,逼死雪莉的外在力量究竟还有谁,仍有太多疑点。除此以外,“雪花论”还有两重欺骗性。

首先,停留于道德层面的金句审判,为了确保语言的力量,往往通过罗列事实,最终以一句金句结尾,浅尝辄止。这看似对网络暴力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却没有讨论出任何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策略:网络暴力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那么容易恨一个人?如何在制度层面防止网络暴力的伤害?

另一重欺骗性在于,当人们开始反感“雪花论”时,也开始反感对网络暴力的讨论,在某些人的言论里,网络暴力相较于娱乐体制等原因,成为了不足为道的事情。求真的渴望迫使人们想要找到那个最终需要负责的“元凶”,忽视了网络暴力无论如何都具有讨论的必要性。

类比来看,热依扎事件中,“雪花论”“雪花警告”式的批判言论,同样具有相似的欺骗性。热依扎在微博中批评“雪花”们不成气候,不会形成雪崩,就像春天的“柳絮”,一烧便没。反对者认为热依扎将自己视为“雪花”,是一种对自己的不合理指控,他们拥有讨论明星的自由。

对雪花论的思考,(9)

热依扎:“别自诩是雪花,所以也引不起雪崩。”图片来自微博截图。

这种宣泄式的批判,模糊了导致二者分歧的关键问题:言论自由有无边界?谩骂可不可以成为一种自由?手握传播权力的人有没有“挂素人”的权利?

回顾“雪花论”在中文互联网兴起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它和微博所关涉的公共讨论兴起有一定的关联,而且均指向了权责划分的模糊地带。当法律无法做出明确的责任划分,大众会基于自己内心的是非观念,对事件当事人的行为做出评判。

此时,大众需要一把批判的语言武器,于是“雪花论”作为流行的互联网金句,就被当作一把利刃,使用于不同语境当中。它够简单,也够戳人心。但它说到底,只是一种比喻修辞,与真实情况不能完全等同。现实中的是非讨论,仍应该诉诸更为严谨的逻辑论证。

回到热依扎事件,我们先暂且搁置“雪花论”。以往明星艺人指责网络暴力的时候,都是含糊笼统地表达,而热依扎则转发单人的言论,针对个体展开了回击。如此行事,可能因为受抑郁症影响,热依扎的情绪也许已经濒临崩溃。身处这个体系之中广揽注意力的人们,似乎已经从行动上放弃了从“黑粉”那里争回名誉的冲动,沉默以对。

@来去之间:没必要,弄得自己心情也不好,善用屏蔽功能可以了就……

@热依扎:说我“抑郁症去死”,我觉得有必要;说我“黑佟丽娅”,我觉得有必要;说我“买热搜”,我觉得有必要;说我网暴、说酸话的、辱骂我的、诽谤我的,我觉得有必要!

但是,我们否定“雪花论”的简化批判,不代表不去思考匿名场合下、大众权力可能会推向的可怕未来。

当言论自由等同于谩骂自由;当公众人物选择反抗,等同于粉丝为其以暴易暴……这样乱画等号,最后,我们还会拥有真正的自由吗?有人不愿意为公众人物提供更多的便宜,可能是不愿意看到他们赚取利益的方式变得更“容易”。

可是,忍受辱骂,必须视作成名的代价吗?它存在,就意味着合理吗?假设辱骂成为不受道德约束的自由,那时的舆论场将变成全景监狱,每一句话都要提防被人过度误解,一旦惹人不开心,再微不足道的素人,都有可能成为另一拨人攻击的靶子。而暴力,只会煽动更多的暴力。可以想见,那并不是我们期待的未来。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