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南方吃饭讲究对比,北方和南方的饮食差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9 03:20:40

气候物产不仅影响了主食,也影响了各地的食材种类。比如,北味代表菜系“鲁菜”,诞生于“世界三大菜园”之一的齐鲁大地,由于当地盛产大葱,因此在鲁菜中,葱是最常见的调料。同样的道理,南方河湖遍布,淡水资源比较丰富,因此盛产鲈鱼、鳜鱼、莼菜等淡水水产。据《后汉书》所载,曹操一次宴会宾客,面对着席上珍馐,他却表示:‘就少了吴淞江的鲈鱼”,可见鲈鱼在当时,已经是著名的南方美味了。而晋代张翰由于不想卷入司马氏的斗争,就以“莼鲈之思”的理由辞官回乡。莼是南方特有的一种水生植物,做出的莼菜羹口感滑嫩,与鲈鱼都是南味的代言。

而北方气候干燥,气温较低,不容易滋生细菌,食物腐败速度慢,更有利于风干、卤制和发酵。如今“喝醋大省”山西,其特产老陈醋,就是通过“夏伏晒,冬捞冰”的方式提纯加工的这种制作工艺,就与北方气候紧密相关。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在嗜甜这件事上,特产与南北口味曾一度完全颠倒。在古代,甜味的来源主要有三种_小麦:出产麦芽糖;甘蔗:出产蔗糖;蜜蜂:酿造蜂蜜。北方的小麦可以制作麦芽糖,然而麦芽糖甜度低,质地粘稠,还会大量消耗珍贵的粮食;而蜂蜜十分昂贵又不耐高温,两种甜味剂都不适合用来烹饪。因此在唐代以前,大家吃甜食的方式大多简单直接。在唐代,蔗糖从印度流入中国,经过了技术引进和升级,宋人已经可以制作出雪白的蔗糖了。而蔗糖的原料—甘蔗,是一种亚热带热带植物,只适合生长在南方。

北方南方吃饭讲究对比,北方和南方的饮食差距(5)

第二、历史因素。嗜甜是不分地域的人类本能,所以,只要价格过得去,无论南北都有众多“ 甜党”。

然而直到宋代,蔗糖产量依旧不高,而且运输、生产成品不低。这使得宋代甜食变成了一种轻奢食品。它既不会昂贵到百姓承受不起的地步,也不至于完全白菜价。可以说,在唐宋时期,哪里百姓富有,哪里的甜食就多。北宋时期,城市经济空前繁荣,以北方“四京”为经济重头,其中位于河南开封的东京,更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在这些大城市中,百姓闲钱更多,既然有购买能力,为何不吃点甜食犒劳自己呢?靖康之变后,宋室南渡,最终在南方临安府建都,经济重心也随之南移。同时一起南下的,还有北宋精致又嗜甜的饮食习惯。

在南方经济文化不断崛起的同时,北方却陷入了长期战乱。.在南宋收复三京战役时,宋军曾暂时回到北方,然而等待他们的不再是繁华的城市,曾经人口百万的汴京只剩下千余户居民;而洛阳则残破得甚至无法提供军事补给。在战乱和贫困的压力下,北方百姓无法继续负担蔗糖消费,只能使用相对便宜且不占耕地的盐。这种情况直到明清时才发生改变。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南北口味已然发生了对调。

除了宋室南迁外,中国古代还有数次人口大南迁,这些南迁不仅令甜咸口味变化,也将不少北方烹调技术带入南方。比如闽菜里的羹,就是魏晋南北朝人口南迁时,带来的煮羹技艺,与当地特产的结合物。而到了清代,北菜迎来了又一次大变动。满、蒙的饮食习惯进入中原,并与山东、苏杭菜式融合,最终形成的“宫廷菜',是如今北京菜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宫廷菜看起来融汇南北,但民间的南北口味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在清末至民国时期,北京有一家广和居饭馆,凭借着北京少有的南味特色,吸引了大批“北漂”的南方人,其中包括张之洞、何绍基、谭嗣同等名人。而民国时在北京教书的鲁迅,更是广和居的死忠粉。

北方南方吃饭讲究对比,北方和南方的饮食差距(6)

第三、对外贸易因素。

在现代人的印象里,川菜就是麻辣鲜香,红彤彤的辣椒与油亮的花椒是川菜的灵魂。然而,在清代以前,“古人调辣味主要用的是“三香”,也就是姜、花椒和食茱萸。

直到明万历年间,一种来自美洲的神奇植物,通过广州、宁波等地进入中国。它的果实鲜红,“ 颇为可观’被称为“番椒”“番姜”, 后被称为“辣椒’。当然,对于外来物种,大家的第一反应自然是——尝一尝。明代人被劲爆的辣味劝退了。在很长一段时间,辣椒只是作为观赏、药用植物,出现在花草谱和药经之中,和饮食毫无瓜葛。而在清康熙年间,辣椒终于开始被当成佐料。贵州《思州府志》曾记录:由于贵州山地众多,货物运输困难;又地处内陆,产盐量极低,所以当地苗人烹饪时,只好找重口味的辣椒,代替食盐进行烹饪。

北方南方吃饭讲究对比,北方和南方的饮食差距(7)

四川离贵州不远,且蜀人本就爱吃辛香和甘甜,当辣椒的用法,遇到了天府之国的多样食材,立刻撞出了一个辣味宇宙,我们熟知的川菜体系,也就这样诞生,并在民国时期逐渐成熟。辣椒不仅在西南遍地开花,也很快辐射到了南方其他省份,那些同样是山区较多、盐量较低的地方。除了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嗜辣外,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也纷纷为辣椒破防,这就是南方食辣地区远多于北方的原因。

不过,南北口味只是相对而言。事实上,随着人口流动、贸易往来,南北饮食一直在交汇融合,南北味道的界限并非绝对。至于如今“ 甜咸之争”的根本原因,说白了就是——

北方南方吃饭讲究对比,北方和南方的饮食差距(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