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焊条详细解释,427焊条的正确使用方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9 03:24:15

(十)受压元件之间双面焊的定位焊缝(通常原定位焊缝均被清除掉),以及铭牌座与壳体之间的定位焊缝,是否需要作焊接工艺评定,如果需要则与NB/T47015—2011中3.4.1条c)、GB150.4—2011及“固容规”的有关规定不一致。笔者理解:受压元件的定位焊缝、与受压元件相焊的定位焊缝(不管熔入或不熔入永久焊缝内)都需按NB/T47014评定合格。这在NB/T47015—2011中3.4.1条c)、GB150.4—2011中7.2.1、TSGR0004—2009中4.2.1(1)中都有“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应经焊接工艺评定的条文,定位焊缝都与受压元件相焊,当然要遵守上列安全技术规范与标准的规定。NB/T47015的规定与GB150.4及“固容规”完全一致。

(十一) T=18mm的Q345R焊接工艺评定试件,经正火加回火处理后其覆盖焊件的厚度范围。笔者认为:按NB/T47014—2011表10的规定,T=18mm的Q345R试件经正火 回火处理后,适用于焊件母材的最大厚度为18mm×1.1=20mm,最小厚度为5mm;适用于焊件焊缝金属最大厚度为36mm,最小厚度不限。

427焊条详细解释,427焊条的正确使用方法(9)

(十二) 焊后热处理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中,焊后热处理的温度是一个定值,用到实际生产的产品中的焊后热处理工艺温度是写范围还是写定值。笔者认为:NB/T47015—2011规定,焊后热处理“在保温温度时,除另有规定外,各测温点的温度允许在热处理工艺规定温度的±20℃内波动,如Q345R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后热处理温度为620℃,当用于实际生产的产品中焊件焊后热处理工艺温度范围允许在600℃~640℃范围内。

(十三)针对是否可以用时间长的焊后热处理工艺评定覆盖时间短的焊件的问题。笔者认为:严格来讲应当这样提出问题,即其他重要因素、补加因素不变,当焊后热处理时,是否可以将保温时间长的焊接工艺评定合格项目用于保温时间短的产品焊件。关于焊后热处理保温时间的覆盖范围,应按NB/T47014中6.1.4.2条执行,即试件的焊后热处理应与焊件在制造过程中焊后热处理基本相同,低于下转变温度进行焊后热处理时,试件保温时间不得少于焊件在制造过程中累计时间的80%。在NB/T47014中,没有“用时间长的焊后热处理工艺评定覆盖时间短的焊件”的规定。

427焊条详细解释,427焊条的正确使用方法(10)

(十四)板厚为≤6mm组合评定的对接焊缝试件,一定要作侧弯试验?笔者认为不应进行侧弯试验,因为NB/T47014—2011中6.4.1.6.2条b)已明确规定取侧弯试样的前提条件是T≥10mm、板厚<10mm的只能取横向弯曲。笔者认为:在NB/T47014—2011表11的注释3)指出:当试件厚度T≥10mm时,可以用4个侧弯试样代替2个面弯和2个背弯试样。组合评定时,应进行侧弯试验,并在图9中规定了横向侧弯样图。

对于组合试件,为了考核不同焊接方法与不同焊接工艺的焊缝之间熔合情况,规定进行侧弯试验是必要的。图9只规定了大量使用的典型侧弯试样,6.4.1.6.2条b)并没有“明确规定取侧弯试样的前提条件是T≥10mm,板厚<10mm的只能去横向弯曲。”当T<10mm需要进行侧弯曲试验时,可按NB/T47014—2011表7规定,在1.5mm~10mm范围内选用试件厚度,适用焊件母材厚度的有效范围为1.5~2T;或者按GB232《金属弯曲试验方法》、GB/T2653《焊接接头弯曲及压扁试验方法》及NB/T47014的基本原则,自己设计弯曲试样,可以将侧弯试样并列同时进行弯曲试验。

(十五) 在无辊筒弯曲装置的情况下,做不锈钢与碳钢焊接工艺评定弯曲试验时,应当做纵向弯曲还是横向弯曲更为合理。笔者认为:焊接工艺评定试件的纵向弯曲与横向弯曲是等同的。当试件焊缝两侧的母材之间、或焊缝金属和母材之间的弯曲性能有显著差别时,可以用纵向弯曲试验代替横向弯曲试验。无论是纵向弯曲还是横向弯曲,试样在弯曲试验前、后,试样的焊缝中心应对准弯心轴线,才算正确。

427焊条详细解释,427焊条的正确使用方法(11)

(十六)焊接工艺规程(WPS)和焊接作业指导书(WWI)的区别,操作人员依据是WPS还是WWI。笔者认为:在NB/T47014—2011中“3术语与定义”中已给“焊接工艺规程(WPS)”和“焊接作业指导书(WWI)”下了明确定义,在附录A中明确表示生产实施中依据WPS或WWI,这不是个人的意见,而是开会讨论最后统一的意见。早在GB/T3375—94《焊接术语》中就给“焊接工艺规程(WPS)”下了定义:制造焊件所有关的加工和实践要求的细则文件,可保证熟练焊工或操作工操作时质量的再现性。这个定义在焊接界影响很深,普遍使用。

国内标准中最早在GB/T19866—2005/ISO15607:2003出现了“工作指令(workinstruction)”术语,其定义为:“适合在车间直接使用,经过简化的焊接工艺规程。”为了掌握“工作指令”内涵,曾多次深入询问过资深专业翻译,并要求在中国焊件制造企业中找出与“工作指令”相当的某种工艺文件,但都失望了。TSGR0004—2009中出现了“焊接作业指导书”术语,但无官方解释。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释义中说明抄摘如下“焊接作业指导书即与制造焊件有关的加工和操作细则性作业文件。焊工在施焊时使用的作业指导书,可保证施工时质量的再现性。英文:weldingworkinstruction,简写WWI或者WI。

以前成为焊接工艺卡、焊接工艺规程等”[4]。在编制NB/T47014—2011时,就出现了两个问题:其一,焊接工艺评定时的WPS与焊件产品制造的WPS如何区分;其二,WPS与WWI如何区分,有关各方经过慎重的、科学的、深入的讨论统一了意见:分别给PWPS、WPS、WWI作出定义,刊印在NB/T47014正文中,评定时的WPS变为PWPS,产品焊件使用WPS;焊接产品时使用WPS或WWI。以上说明可见,WPS与WWI的定义实质上相同,WWI的定义与“固容规”释义中的说明也高度相近。有人认为,“WWI是通用的操作细则性文件”、是“指导焊件在制作过程中应遵守的工艺守则,不涉及产品,是通用的工艺文件”、“操作者根据WWI无法实施。”这都是违背事实的断言,没有依据。

(十七) 预焊接工艺规程中的批准日期,是拟制时,即焊接试件前的日期,还是评定合格后的日期。笔者认为:预焊接工艺规程的批准日期,就是NB/T47014表F.1中最后一行日期,是编制预焊接工艺规程的批准日期。

427焊条详细解释,427焊条的正确使用方法(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